过田文墓

当年闻奏雍门琴,话著池台泪满襟。
何况今朝陵谷畔,池台无迹可追寻。

作品评述

《过田文墓》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陈洎。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当年闻奏雍门琴,
话著池台泪满襟。
何况今朝陵谷畔,
池台无迹可追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物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雍门琴和池台,这两个地方都与过去的岁月和人物有关。雍门琴是指古代乐器,它的声音曾经让作者心动。池台则代表着曾经的友人或亲人,作者与他们曾在这里交谈,而现在回忆起来,泪水满襟。

然后,诗人转向现实,说今天他来到田文的墓前。田文可能是一个已故的朋友或亲人,他的墓位于陵谷旁边。然而,当诗人来到这里,发现池台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片空虚的景象。这让诗人感到更加深切地失去了过去的时光和人物,无法再追寻回那些已经消逝的痕迹。

整首诗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所带来的无常和人事物的消逝。作者通过雍门琴和池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和亲人的怀念之情。然而,现实的陵谷和无迹的池台则象征着逝去的岁月和人物再也无法回到当初,这种无奈和悲伤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内心。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诗词推荐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

不但烹三庶,东宫亦屡危。元来玉环子,别有锦绷儿。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于上品中,则有皇象。汉歌大风,思士之壮。帝临此书,猎渭怀望。於昭诒谋,倚重惟将。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古人书卷慢翻寻,齿发萧疏岁月侵。万里家山孤枕梦,满城风雨五更心。蒙茸软草涵空翠,寂历初花弄晓阴。燕子未来寒意重,数峰圆瘦入云深。

{上艹下争}{上艹下争}者梅,十月初荣。于郡之厅,有罍有觥。主礼孔诚,洽其欢声。之子初荣,为乡为馨。

竹如鹤脚瘦交加,惊识英英玉露沙。一见已知仙同健,高於越箭更无差。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龙目秋成亦一奇,略无瘴雾损瑶肌。荔枝韵胜村谁亚,益智名同性即非。侠士从禽携弹去,鲛人探海得珠归。不须直待枯成腊,便遣尊前解褐衣。

望中白鸟入空无,一带青山似画图。宿雨初醒云半敛,垂杨微困水平铺。

曾过祝融峰顶上,步随明月宿禅关。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

能去尘埃几里遥,随香步步透兰桡。主人可是饶风月,分与游人倚小桥。

昔惜结懽浅,今嗟伤别促。离怀动秋云,清霜落群木。穷山行路难,岁晚自驱毂。飞魂不可关,昨夜先到蜀。

俗士不足语,之子谁与娱。闭门但痴坐,尔辈宁可无。

宋玉口多微词,曼倩言不纯师。陈赋讽荐枕女,抗义斩卖珠儿。

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泝。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赠我金琅玕,凿落双鱼素。佳菊何青青,寂寞篱之东。濁醪二三友,一醉涵鸿濛。缅怀陶靖节,迈迈无遗踪。谁知千载下,谱入

久矣寒窗美曲肱,绝交书到短檠灯。向来问舍渔樵侣,肯作归田粥饭僧。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年来老懒略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

新甫移根远,苍然对两翁。闭门三尺雪,仰枕一亭风。东郭颜何厚,西来意莫穷。未应输狭小,酿酒待春丛。

晓见纷纷满四山,胡为未肯到人间。化工若解呈新巧,速剪冰花破我颜。

西风萧瑟晚吹衣,又见亭皋木叶飞。已是中年频作恶,更堪秋日送将归。黄尘颜鬓无人识,青史功名与愿违。强把一杯还径醉,羁怀何必不依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