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作品评述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鉴赏

  这是一首登高舒忧之作。“行田”即巡视农田,晋宋时一些文士往往借行田之便游遨山水,如王羲之就曾写信给谢万说:“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谢灵运这首诗即写行田来到永嘉江(今瓯江)入海之口,登山的所见和所感。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县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洪波”语出曹操《观沧海》诗:“洪波涌起”;“大壑”语出《庄子·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嚬容”则从西施“病心而矉(通颦、嚬)”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沈德潜说:“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由此诗亦可见一斑。

诗词推荐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去日渐加馀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

高城断处阁横空,目力虽穷兴未穷。燕子争泥朱槛外,人家晒网绿洲中。谁能招唤三秋月?我欲凭陵万里风。更比岘山无湛辈,论交惟是一枝筇。

口惟两齿鬓双皤,百计无如耄及何。少壮未尝参姹女,衰残始欲养黄婆。原鸰逝去床谁对,辽鹤归来冢渐多。客笑侬时真滞货,太平典册要声和。

数声乌鹊。院宇寒萧索。杨柳梢头秋过却。无叶可供风落。可人犹有芙蕖。向人冷澹妆梳。云外征鸿过尽,夕阳依旧平芜。

寒驴休爱鸽毛青,指日骅骝辇路行。听水听松方属我,灞桥风雪可寒盟。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锺七十强。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巫山高,望不极。飞鸿欲度愁无力,我欲绝之乏羽翼。峡江水急荆门远,鱼龙游之不能转。下无舟楫上无梁,我欲济之忧力尠。

农家辛苦靳逢年,谁似僧家饱饭眠。留得巾盂为老伴,丰年常在粥盂边。

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世间荣辰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维尔之昆二十余,年来持镜颇有须。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赏今。赏今拘近俗,何以劳寸心。昔者臞面仙,分符此来临。邦君舍华轩,老人独散襟。从容尘领间,消息禅虑深。道人本绝俗,猗兰故相寻。风流右将军,寂寞支道林。泉石诚膏肓,此病难与箴。瓶盂饱粥饭,巾氎替裳簪。万家辞近市,雨碧依遥岑。迩来四十年,何人

家住水云窟,路分苕霅溪。天高横蝃蝀,水阔跨鲸鲵。卷浪去还却,行人东望西。帆樯惊岁月,桥柱几人题。

散怀轻病骨,汲古活心源。日炙桐阴晚,烟蒸豆穗繁。密红双鹭迹,深绿一鸥喧。未昼聊舒偃,茶香起小烟。

照影澜飞碧,临深雨过凉。夜横千櫂月,冷浸一溪堂。鱼跃翻寒藻,鸥閒戏夕阳。百年数行客,几度落危樯。

空江五更潮水生,橹摇一舸随潮行。芦花旋风作雪舞,水气上天侵月明。白发不禁游子兴,青山忽动异乡情。天涯沦落何多幸?赖有故人如弟兄。

李白才名天下奇,开元人主最相知。夜郎不免长流去,今日书生敢望谁。

晓色微茫尚带星,修蹊荦确断人行。独支瘦竹身犹健,高入重云地忽平。落月正当山缺处,细泉频作雨来声。上方灯火青林曲,隐隐疏钟一再鸣。

青帝言归速驾忙,荼醾架底静年芳。轻风乍染阴阴绿,微月低笼淡淡香。

见说频相忆,新年已两书。雪肥秦望草,春动镜湖鱼。茧纸堆成屋,乌蓬走当车。诸公有游事,少待意如何。

薄游城南园,堕睫衣袂湿。斯人既骑箕,有客犹鼓瑟。凛然气如生,可使懦夫立。当时道义交,彪子居其一。尝试问所疑,倾倒无吝惜。逝者不可作,往访杖屦迹。欲返更徘徊,远岫邀日入,缅怀经世心,伐辐置河侧。立朝道不容,忧国意难释。敢负门下知,晨夕自警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