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作品评述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鉴赏

  这是一首登高舒忧之作。“行田”即巡视农田,晋宋时一些文士往往借行田之便游遨山水,如王羲之就曾写信给谢万说:“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谢灵运这首诗即写行田来到永嘉江(今瓯江)入海之口,登山的所见和所感。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县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洪波”语出曹操《观沧海》诗:“洪波涌起”;“大壑”语出《庄子·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嚬容”则从西施“病心而矉(通颦、嚬)”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沈德潜说:“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由此诗亦可见一斑。

诗词推荐

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禄山炽乱,火梵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远位巡上,巡智我强。以城授巡,巡亦无当。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踴躍倍常。贼知城坚,坐甲裹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鬟低珥算归期花茂草青湘渚阔,梦馀空有漏依依,二年终日损芳菲。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

祸福茫茫不可猜,可能凭势即无灾。相君西闼挥毫日,岂料方还此地来。

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元和天子念女工,内出金银代酬犒。臣有一言昧死进,死生甘分答恩焘。费财为马不独生,耗帛伤工有他盗。臣闻平时七十万匹马,关中不省闻嘶噪。四十八监选龙媒,时贡天庭付良造。如今坰野十无一,尽在飞龙相践暴。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

得抽头处好抽头。等待几时休。贤且广张四至,我早已优游。黄道服,布钱绉。煞风流。往来熟后,也没惊怕,也没忧愁。

山阴道士。鹤目龟趺多秀气。右领将军。萧散精神一片云。东山太传。落落龙骧兼虎步。潦倒支公。穷骨零丁少道风。

闷发每吟诗引兴,兴来兼酌酒开颜。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对衙时亦望山。句检簿书多卤莽,堤防官吏少机关。谁能头白劳心力,人道无才也是闲。

淡月微云外,街泥小雨馀。人如墟市散,灯似晓星疏。

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枕上。晓看飞雪欲堆檐,白马参差攒玉嶂。年饥高下艺麦多,暴如山阜汸如河。那知雪欲苦淫潦,两岐半吐翻随波。欣闻万事一言了,使者勤民坐待晓。指麾郡将率官僚,出郭共迎罗汉祷。

别仅三千里,书才一载通。固应难邂逅,那得许从容。今日君先去,何时我亦东。社中如借问,为道转疏慵。

嘉荐既陈,祀事孔明。间歌在堂,万舞在庭。外则尽物,内则尽诚。凤笙如闻,歆其洁精。

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一枝疏影动檐间。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可怜玉骨瘦孱孱。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绿长阶蓂九。近黄钟、薰晴爱日,渐添宫绣。乾鹊檐头声声喜,催与东屏祝寿。怪一点、星明南斗。玉燕当年储瑞气,记垂弧、共醉蓬莱酒。无杰语,为觞侑。英风耿耿拏云手。向青春、蟾宫已步,桂香盈袖。却要诗书成麹蘖,酝酿锦心绣口。待匣里、青萍雷吼。今日功名乘机会,笑谈间、

林下高眠起,相招得句时。开门流水入,静话鹭鸶知。每许题成晚,多嫌雪阻期。西斋坐来久,风竹撼疏篱。

夜雨才沾地,朝晖已照墙。润畦舒菜甲,暖树拆茶枪。胡虏潜沙碛,关河息战场。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

些儿微妙非常好。猛焰里、自然芝草。玉虎与金龙,密护三田宝。丹成九转青童报。便授取、紫微宣诰。体挂六铢衣,跨鹤归蓬岛。

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余。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佛社独容陶令醉,帝城难作子公书。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飞。映雾乍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寂寂春塘烟晚时,两心和影共依依。溪头日暖眠沙稳,渡口风寒浴浪稀。翡翠莫夸饶彩饰,鸊鹈须羡好毛衣。兰深芷密无人见,相逐相呼何处归。

日照香尘逐马蹄,风吹浪溅几回堤。无穷罗绮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落絮却笼他树白,娇莺更学别禽啼。只缘频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