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怀桂林》
拼音和注音
tài huá ér sūn zài guì lín , cān tiān sǔn shí zǒng sēn s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参天:(动)树木山峰等高耸天空:古树~。
森森:森森sēnsēn∶形容繁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杜甫《蜀相》∶形容阴沉可怕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形容寒冷冷森森
儿孙:(名)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满堂。
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太华儿孙在桂林,参天笋石总森森。
东西柱向穿山出,左右江连峤水深。
光禄堂前曾酌酒,伏波岩上复鸣琴。
军书一卷留苔藓,他日思从洞口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