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宿僧院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
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
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
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作品评述

《雨中宿僧院》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张乔。诗中描述了僧院中的夜晚景象和僧人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可以理解为这个僧院中有很多长老和修行僧人,并欢迎其他人前来拜访。而“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则描述了夜晚持续下雨,江海之间的人们更加寂静。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

接着诗中提到“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可以理解为尘世的繁忙和妄念不断扰乱着人的内心。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疲倦和对心灵的追求。最后两句“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表明作者认为僧院中的安宁与真正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作者对于修行和认知的追求仍未达到理想境地,因此仍然有思考和困惑。

整首诗以雨夜的僧院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烦和对心灵归隐的向往。诗词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内心的寻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渌水桥边驻短篷。

三十六峰高倚山,瑶台金阕貯神仙。嵩阳若兴黄山比,独少灵砂一道泉。

礼经称孝子,不服闇登危。所以九折阪,囘车不敢驰。

四时常有烟棚合,三月犹无菜甲生。

凉入帘帏夜色轻,瑶台添月更虚明。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

昔年尝臂海东鹘,醉客高飞铁马群。今日见君题壁处,自怜曾是旧将军。

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我乃病多长止酒,有时渴梦落江湖。江天阔处识君阁,要破熟茶茶嗫嚅。

生事在渔樵,所居亦烟水。野艇一竿丝,朝朝狎清泚。忽自傍藤阴,乘流转山觜。始觉景气佳,潜通小溪里。常时不见春,入谷惊红蕊。幽兴穷绿波,翫芳心莫已。花外一峰明,林间碧洞启。遥闻鸡犬音,渐悟人烟迩。舍舟遂潜行,石径劣容屣。豁然有田园,竹果相丛倚。厖眉髽髻人,倏遇

未用且求安,无猜也不残。九天飞势在,六月目睛寒。动触樊笼倦,闲消肉食难。主人憎恶鸟,试待一呼看。

叶气嘉生,年彀顺成。万亿及很,如坻如京。奉时犉牲,告于神明。歌此良耜,于昭德声。

鸿雁惊秋海上还,片云孤月蓟门关。无端昨夜西窗梦,不道千山与万山。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江头水落雁初下,江上鱼肥酒可中。秋浦到时应正好,昔贤题后恐难工。三年禁直消长日,六月修廊饫午风。天上素餐吾已愧,更来闲处理渔筒。

高阁休残暝,层梁逼早暾。芳风万年树,残月九重阍。枕歇渊鱼梦,裘贪睡貉温。星杓压城角,天汉落河源。肃唱千庐寂,传闻万户喧。烟浮紫藜观,春著翠梧园。有客方岑寂,紬书滞讨论。新年居右席,此地到西崑。砚泻含毫滴,刀馀削柿痕。谈高白马度,颂罢碧鸡翻。幸接雌黄几,同欢

隔水钟声枕上闻,城中人事已纷纷。开门放鹤溪边去,冲破闲阶一片云。

柳岸流莺两两黄,风光浑在一帘香。休辞老去追随懒,莫遣春归倥偬忙。满地芳茵犹胜践,漫天飞絮漫轻狂。溪园早有同游约,准拟杯行引兴长。

小舟洪泽叹嗟余,欲说人间孰得如。蝙蝠倒悬徒颉颃,猕猴徐步谩趑趄。岁穷云际行求雁,日暮溪头坐羡鱼。何处长风万里浪,龙盘鳌拚蜃楼居。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裛。弹在罗衣,图得见时说。

长嗟珍果滞遐方,好种华林奉帝王。夏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泼霞乍染愁将变,烹玉才凝忍更尝。正在临节病痟甚,忽蒙佳惠敢相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