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郡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従梢未及甘。
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
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作品评述

《五郡》是苏辙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蜀人不相信秦川美好,
他们吃蔗甜度还未及甘。
当道上的沙尘像河北一样,
靠山水竹子看起来像江南。
山阜上看到饮水的鹿,
云气弥漫山间,蚕虫吃着叶子。
仍有道人迎接客人微笑,
白须黄袖岂不是老聃?

诗意:
《五郡》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秦川和蜀地的不同景观和人文风情。蜀地的人民不相信秦川的美景,觉得那里并不如他们所说的那么好。他们吃的蔗甜度还远不及蜀地的蔗甜美。然而,在道路上的沙尘却与河北地区一样多,山水和竹子的景色却与江南相似。在山坡上可以看到饮水的鹿,云气弥漫在山间,蚕虫吃着树叶。最后,还有一位道士迎接客人微笑,他的白须和黄袖岂不是老聃(指老子)的特征?

赏析:
苏辙通过对秦川和蜀地的对比,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景色和文化特色。诗中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蜀地的山水竹林和蜀人的生活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蜀人对本土的热爱与自豪感。他们不轻信外界对秦川的美好描述,认为自己的家乡更为优越。而最后提到的道人,可能是苏辙自己的形象,他以笑容迎接客人,展现了蜀地人民淳朴热情的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表达了对蜀地的喜爱和自豪感,同时也展示了苏辙对人文风情的关注和对道家哲学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我官广文馆,门巷正萧索。王孙幸过我,开口有请托。索诗慈顺堂,一再不可却。人心有太平,此岂易描摸,夭夭吹棘心,韡韡灿棣萼。君方大欢足,天地费酬酢。而我独零丁,诗复那可作。因君索诗苦,谩荐尝试药。中庸十五间,此理非外铄。反身若不诚,为善终未乐。

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简肃诸曹事,安闲一境人。陵山云里拜,渠路雨中巡。易得连宵醉,千缸石冻春。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惆怅缭坦暮,兹山闻暗虫。

吏中习隐好跻攀,不扰疲人便自闲。闻说殷勤海阳事,令人转忆舜祠山。

弟过江东得附辞,奠犹乖往冲奚为。情真未觉幽明负,贫病牢人甚絷维。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送君不办沽斗酒,拨醅浮蚁知君有。问君取酒持劝君,未知客主定何人。府中杯棬强我富,案上苜蓿知吾真。空厨赤脚不敢出,大堤花艳聊相亲。爱君年少心乐易,到处逢人便成醉。醉书大轴作歌诗,顷刻挥毫千万字。老夫识君年最深,年来多病苦侵凌。赋诗饮酒皆非敌,危坐看君浮太白。

胸中日月时舒惨,笔下风云旋合离。老去无成尚如此,不知成后更何为。

浯溪已借元碑显,愚谷还因柳序称。独有淡岩人未识,故烦山谷到零陵。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遗爱满南州。千骑曾为万里游。琳馆归来,无责更无忧。坐听笙歌醉玉舟。香雾郁金虬。春入梅花助献酬。请祝遐年,长笑挹浮丘。何止莘君一百筹。(友人莘彭年遗公九十六筹,故及之)

桃情柳思为谁春,诗老遨头迹已陈。尾绝一抔花下土,去年犹是赏花人。

看花不合在花间,外面看来锦一般。每一团花三丈许,红花团绕白花团。

惟道是从,惟心是宗。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梦幻了了,来去匆匆。水中之月,树上之风。作如是观,无塞不通。

曲槛横栏百实装,春风容冶看人狂。孤松瘦柏无颜色,只有青青待雪霜。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

土桥茅屋两三家,竹里鸣泉漱白沙。春色恼人无畔岸,乱飘风袖拂梅花。

十夜郡城宿,苦吟身未闲。那堪西郭别,雪路问青山。

泉声饱听玉琮琤,世路羊肠我倦行。但得一觞仍一咏,不妨高枕寄浮生。

千里观风使节来,百城舒惨系行台。威严少霁犹知幸,谁信芳罇镇日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