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涧寺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作品评述

诗词:《游石涧寺》
朝代:唐代
作者:朱放

闻道幽深石涧寺,
不逢流水亦难知。
莫道山僧无伴侣,
猕猴长在古松枝。

中文译文:
听说有座幽深的石涧寺,
若无机缘,难以感受流水之美。
不要说山中的僧人孤单无伴,
猕猴久已陪伴在古老松树的枝干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石涧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寺庙僧人的思考。

首先,作者赞美石涧寺的幽深。这里的“幽深”描绘了寺庙所在地的清静和隐蔽,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其次,作者提到了流水。他说即使没有机会亲临石涧寺,也能从外界传来的流水声中感受到其美妙。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接着,作者反驳了人们对山中僧人孤单无伴的看法。他说不要以为山中的僧人没有伴侣,因为猕猴一直陪伴在古老的松树枝干上。这种对僧人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寺庙生活的理解和对禅宗修行的认同。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寺庙景象,并通过对自然和僧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然和禅宗修行的向往。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并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作者介绍

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于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

诗词推荐

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兰版地寒俱受露,桂堂风恶独伤春。音书久绝应埋玉,编简难言竟委尘。唯有广都庞令在,白头樽酒忆交亲。

休论马鬣卧牛形,后拥前堆要有情。自是主人心地好,老天分付不应轻。

堪笑南泉老古锥,住山情况了无依。解使木人来买米,和光风月正先知。奇奇,柳眼桃腮总是机。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供依依。痴痴,三千不惜换骊珠。若问普庵来意处,光明遍匝体如如。

南州春又到。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芳心爱春早。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诗人最巧。道竹外、斜枝更好。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回首。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闲愁似扫。记风雪、关山道。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

轩窗雨过绿交加,山鹊群飞噪晚霞。烂熳一番春梦觉,东风时扫日南花。

金明池上柳,人折一枝春。赠子意不浅,东游云外身。人生半刺史,朱绶光四邻。此岂经世怀,但慰垂白亲。钱塘我旧游,颇复识其人。不应山水改,但恐猿鸟新。章台走马客,冠盖尽要津。窃禄我自惭,便面聊障尘。亦思一舟去,共醉西湖滨。时平自行乐,不为千里蒪。归来麒麟上,献纳

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残星明宝监,百舌响宫槐。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

赫赫穹符迪庆基,巍巍真绪拥繁禧。控飚灵御传天意,候日珍文告帝期。奉诣乔丘彰锡祉,胙壤濑乡修茂礼。宸闱薰祓款云舆,戎候耕耘櫜象弭。纪号惟新岁历呈,三元初吉协休辰。徽册奉天熙事蒇,丕名尊祖皇仪展。太宫薦鬯孝思伸,阳位升烟鸿庆远。瑞应纷纶百福同,寅威宝命雾尊崇。

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櫂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诗魂混雁鹜,草圣惊鱼龙。梦断江楼笛,吟余烟寺钟。电华飞我剑,虹晕挂吾弓。清啸骑汗漫,朗吟泛冥濛。谁云泽国小,乐亦在其中。

晓角昏钟为底忙?岂容老子更禁当。乘除富贵惟身健,补贴光阴有夜长。临水小轩初见月,满庭残叶不禁霜。巴江尺素合时到,剩著新诗寄断肠!

徐家破镜昏如雾。半面人间露。等闲相约是看灯。谁料人间天上、似流星。朱门帘影深深雨。憔悴新人舞。天涯海角赏新晴。惟有桥边卖镜、是闲行。

柏树庭前度夏,荷花池上经秋。若问西来拄杖,何如南去轻舟。

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

两股飞神锡,千金供住园。吹毛曾有问,得髓更无言。兰紫恩袍异,莲香社侣繁。双林今奄忽,泪目送风幡。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左扌右炭}。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今之凫鹜辈,舞文过於残。往往凭一

饮散兰堂月未中。骅骝娇簇绛纱笼。玳簪促坐客从容。已醉人间千日酒,赐来天上密云龙。蓬仙清兴欲乘风。

一别婵娟便隔秋,寒光今夕为谁流。万家窗户人推枕,千里关山客倚楼。酒欲忘怀难解醉,诗将遣兴却添愁。空堂耿耿浑无寐,晓镜看来易白头。

建阳则有王,桐城则有孟。王酝清而淳,孟盎和而劲。一酌适我情,再酌养我性。充腹皆阳和,阴慝不得并。或隔千里遥,或馀百里径。水陆有远近,非好遂无胫。苟不遇益友,吾瓶讵能罄。

丛菊疏疏著短篱,重阳前后始盈枝。托根占得中央色,不比凡花儿女姿。

盛年已去壮心阑,此别慈知后会难。愿使乾坤同日月,不妨闽浙异江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