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两黄仙人炼丹山顶一绝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
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作品评述

《题两黄仙人炼丹山顶一绝》是宋代苏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丝毫触石千山泽,
喙吻传声万壑雷。
信有苏书标洞府,
不应俗驾半途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黄仙人在山顶炼丹的场景。他们的修行之深,使得他们的举动可以引起山川湖泽的变化。他们的声音传遍山谷,仿佛是万壑雷鸣。诗人苏籀对这两位仙人的修行和境界表示钦佩和赞叹,认为他们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仙境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两位黄仙人的神奇景象,形象生动。"丝毫触石千山泽"表达了仙人的轻盈和灵动,他们的一点举动就能引发山川湖泽的变化。"喙吻传声万壑雷"形容了仙人的声音之大,以及它们在山谷中回荡的震撼力。这种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诗人苏籀通过对两位仙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他认为这样的修行境界是非凡的,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和俗世的驱动。"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表明苏籀自己也向往仙境,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追寻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仙境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描绘仙人的神奇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使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了超越尘世的美妙。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苏籀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推荐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疏松历落映层台,绿字岩间覆锦苔。谁扫青天屏障出,独摇红粉酒船来。歌移滩下凉风入,诗借峰头暮雨催。此日川光容易夕,相呼秉烛莫言回。

马前双臂海东青,擒得哀鸿不忍听。我欲南归无羽翼,问渠何事度龙庭。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凄凉百年後,事付何人笔。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把酒听歌始此回。流莺花底语徘徊。神仙也许人间见,腔调新翻辇下来。银烛灺,玉山颓。谁言弱水隔蓬莱。绝胜想像高唐赋,浪作行云行雨猜。

柳思花情晓夜春,空山烟山亦精神。閒中富贵阳和月,静处乾坤自在身。久悟前三吾是客,又经上七日为人。一蓑耕绿山南北,有赋何烦问大钧。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夜夜阴云如泼墨,雨势欲挽银河竭。春工十八落泥涂,骤雨谁云不终日。魏紫姚黄业已空,嬉游何足介心胸。只恐年年禾黍地,浸淫尽入阳侯宫。凭谁为我呼少女,扫空阴翳开天宇。光风霁日暖层霄,坐令六合同歌舞。

西瞿耶尼开静,北郁单越受粥。慧林也唱云门曲,去年腊月六十六。

散怀轻病骨,汲古活心源。日炙桐阴晚,烟蒸豆穗繁。密红双鹭迹,深绿一鸥喧。未昼聊舒偃,茶香起小烟。

秋岂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浓。有蕙兰丰度,尚存芳菊,牡丹文献,犹在芙蓉。举蟹持醪,得鲈作鲙,晋宋间人有此风。休轻笑,彼柴桑傲吏,龌龊篱东。携壶与客还逢。愿时许先生杖屦从。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晏鸟蒿蓬。刮眼青天,惊心黄叶,立尽梧桐月正中。凄然久

山占仇池地,江分白马氐。潭深龙自蛰,亭迥凤曾栖。

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满汉兵。

且咏闲居赋,飞翔去未能。春风花屿酒,秋雨竹溪灯。世路变陵谷,时情验友朋。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

百人聚处小喧阗,析到秋毫似计然。见说天公还掠剩,鹄形怀宝度饥年。

不读口生棘,多愁眼易花。江湖四閒客,今古几诗家。吟是蠲忧药,功如解困茶。艰难俱已历,好景夕阳斜。

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