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宛丘寄衣曲

要识关雎乐不淫,勿疑汉上有题衿。
思无邪是观诗法,一笑先生欠古心。

作品评述

《张宛丘寄衣曲》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要识关雎乐不淫,
勿疑汉上有题衿。
思无邪是观诗法,
一笑先生欠古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艾性夫对于传世之作《关雎》的看法,以及对于古人的心境和诗歌观的思考。他告诫人们要明白《关雎》这首古乐并不淫乱,不应该有疑虑。他提到了"题衿",暗指古人的作品是高雅的,不应该被误解。艾性夫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追求纯粹,思想上不应有邪念。他称赞那些能够理解这种纯粹诗意的人,认为他们具有古人的心境和诗歌观。

赏析:
《张宛丘寄衣曲》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观点。首句"要识关雎乐不淫"表明诗人对于《关雎》这首古乐的态度。他认为这首乐曲并不放荡淫乱,与后文呼应的"勿疑汉上有题衿"表明古人的作品是高雅的,不应该被误解。接下来的两句"思无邪是观诗法,一笑先生欠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诗意的推崇。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追求纯粹,思想上不应有邪念。最后一句则称赞那些能够理解这种纯粹诗意的人,认为他们具有古人的心境和诗歌观。整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传递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对于古人诗意的赞美。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楚乡秋早倦炎蒸,长恨梧桐不可凭。爽气忽随风雨至,晓堂无寐独神惊。

春溜簷声细,层波幕影斜。雷车陈后馆,云枕楚王家。桂凝霞杯蚁,莲空蜜炬花。莫漂枝上蝶,幽梦在天涯。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百礼崇容,千官肃事。灵降舞兆,神凝有粹。奠享咸周,威仪毕备。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一船月自不嫌贫,伴我荒湾理钓缗。归去莫横深夜笛,怕惊溪友与山宾。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水际山前有老鳏,终年无事亦非闲。渊源师友简编上,土木形骸鱼鸟间。零落断云依钓濑,连涓新月照柴关。葵羹稗饭悠然过,一饱元非造物悭。

行色上东陌,秋槐叶乱飞。囊无一钱用,箧有古书归。羸驷嘶寒草,荒城背落晖。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

老夫白首,尚儿嬉、废圃一番料理。餐饮落英并坠露,重把离骚拈起。野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飞来双蝶,绕丛欲去还止。尝试诠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佛说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好天随子。篱边坡下,一杯聊泛霜蕊。

幽燕消息近如何?控扼长淮节镇多。纵使火龙蟠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关中馈运萧丞相,海上楼船路伏波。老我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

幽人何事苦伤春?春雨无端愁煞人。不但幽人独愁怨,江头多少柳眉频。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倏忽经狼尾,回旋过虎头。相看逢白狗,犹自见黄牛。

夏云端的似奇峰,忽作颓墙四面红。坐想微风过荷叶,梦成疏雨滴梧桐。浮家何计来波上,举扇无因出焙中。三十馀年吟冷语,今年吟到水晶宫。

燕退朝事希,鸣驺出云阁。近游速朋彦,名园接闉郭。幽芳尚闲整,新樾已清漠。欢谈一坐倾,递饮百分涸。我亦醒而狂,遵溪纵行乐。晚驾方惜归,正巾坠香萼。

诗书流泽自宫墙,祀谨先贤配孔堂。黄道中天临下土,清时群牧盛维扬。固应弈世思功德,曾与皇家作栋梁。生晚敢斯师轨躅,寒泉一勺荐春觞。

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无端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昔岁相知别有情,几回磨拭始将行。如今老去愁无限,抱向闲窗却怕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