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

公田怨已盈,关币出尤轻。
稍欲输忠款,初非卖直声。
二千垂郡禄,五百存台评。
旧日朝天路,端门野草生。

作品评述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农民吕农簿的挽歌形式,抒发了对公田被征收和赋税过重的不满和怨愤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公田怨已盈,关币出尤轻。
稍欲输忠款,初非卖直声。
二千垂郡禄,五百存台评。
旧日朝天路,端门野草生。

诗意:
农民吕农簿对公田被征收的怨愤已满溢,而他们缴纳的关税却显得轻微。他们稍有意愿贡献忠诚的贡款,但并非出于卖身的直接要求。吕农簿的郡禄已经减少了两千,只剩下五百,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似乎被忽视。过去辉煌的朝天路上,如今却长满了野草。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农民吕农簿的悲愤和无奈之情,通过对公田被征收和赋税过重的揭示,抨击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和贪污腐败现象。诗人通过吕农簿的挽歌,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关切和同情。

诗词中的"公田怨已盈"一句,直接表达了农民对公田被征收的愤怒,暗示了农民所承受的压力和不公平待遇。

"关币出尤轻"一句,揭示了农民缴纳的关税微不足道,与他们所面临的负担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凸显了政府对农民的不公。

"稍欲输忠款,初非卖直声"这两句表达了农民虽然有意愿贡献忠诚,但并非出于被迫卖身的直接要求。这里显示了农民的自尊和尊严,他们希望通过贡献来表达忠诚,而不是被迫出卖。

"二千垂郡禄,五百存台评"这句指出吕农簿的郡禄已经减少了两千,只剩下五百,暗示了他们辛勤劳动所得的成果被剥夺,贡献被低估。

"旧日朝天路,端门野草生"这句通过对朝天路的描述,表达了过去辉煌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朝廷已经荒废,野草丛生,象征了社会的衰退和颓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农民吕农簿的视角,揭示了宋代社会中农民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不公。通过抒发农民的怨愤和无奈之情,诗人呼吁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和改变,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繁荣。这首诗词虽然揭示了农民的苦难,但也展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的意味。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三年皆一闰,此闰胜常时。莫怪花开晚,都缘春尽迟。节分炎气近,律应蕙风移。梦得成胡蝶,芳菲幸不遗。

恨结眉峰。两抹青浓。不忺人、昨夜曾中酒,甚小蛮绿困,太真红醉,肯嫁东风。无奈游丝堕蕊,尽日□逐花蓬。把西园、斗草芳期阻,怕明朝微雨,庭莎翠滑,湿透莲弓。

天道虽远,人心匪殊。内直不欺,与天为徒。对越无愧,陟降恒俱。祝史陈言,曾非矫诬。桑林之祷,金縢之书。至诚感通,如鼓应桴。神人以和,大信以孚。不勉不思,自止于符。天有常道,人无异涂。志斯一矣,天其远诸。大道既漓,人心日渝。背天从欲,覆族亡躯。作善降祥,为恶速

数椽竹屋傍秋江,屋外疏篱隔柳樁。客至旋分垂钓石,雨来自掩读书窗。痴儿弄镜时翻背,小妇弹筝不识腔。自古渔樵有遗逸,未应只说鹿门庞。

翩翩绛旐寒流上,行引东归万里魂。几处州人临水哭,共看遗草有王言。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听深深、谢家庭馆。东风对语双燕。似说朝来,天上婺星光现。金裁花诰紫泥香,绣里藤舆红茵软。散蜡宫辉,行鳞厨品,至今人羡。西湖万柳如线。料月仙当此,小停飙辇。付与长年,教见海心波浅。萦云玉佩五侯门,洗雪华桐三春苑。慢拍调莺,急鼓催鸾,翠阴生院。

君家先祖隐吴门,即日追游往事存。若向明时秦飞牍,并将康济息元元。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

孤云野鹤寄山家,不料寒空璨六花。越样月明浑不夜,个般天气好分茶。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休执拗,莫痴顽。休迷假相莫悭贪。休起愁,莫害惭。听予劝,访长安。逍遥坦荡得真欢。守清净,结大丹。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胸中日月时舒惨,笔下风云旋合离。老去无成尚如此,不知成后更何为。

万里金微道,防秋世不同。秦城时借寇,汉女岁和戎。落日吹《杨柳》,沙场恨未穷。莫收张掖北,复失酒泉东。天子遑推毂,将军誓挂弓。黄金装雁辔,白璧饰蛇。霸气天山雪,边声瀚海风。死生惟义激,部曲总骁雄。羌笛回青草,燕歌感白虹。营开月晕破,战胜贺兰空。直捣阏氏北,横

纱帽度残春,虚舟寄一身。溪边逢越女,花里问秦人。古塞连山静,阴霞落海新。有时城郭去,暗与酒家亲。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雪痕尚使石泉润,山色不堪烟雨昏。见说树头春意动,从头花柳看村村。

岗头鹁鸠鸣,定欲唤晴雨。驱车指东山,山下寺亦古。道人双眼青,雪齿起柔语。松回万壑风,落絮趁轻舞。日薄咏归欤,扁舟在烟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