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甫的《雨》
拼音和注音
zhēn jiǔ zǔ péng cáo , kāng hé duì tóng r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针灸:(名)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提等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熏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拘闷出门游,旷绝经目趣。
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
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
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尪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