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寒二首

一晴疑尚暑,一雨顿能寒。
气候从兹变,病躯那得安。
频闻风淅淅,不风日团团。
附火贪新燎,添衣怯带宽。

作品评述

《骤寒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骤寒二首

一轮明月高悬天,疑尚暑气未消散。
忽然秋雨纷纷至,顿时严寒入人间。
气候突然发生变化,病弱的身躯何处安然。
时常听见风声淅淅,不见阳光照耀团圆。
添火取暖追求新的燃烧,穿衣增添怯生生的温暖。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表达人情,并通过气候的变化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的明月和尚未散尽的暑气,给人一种炎热的感觉;而突然降临的秋雨,则带来了寒意。气候的突变与作者体质的脆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奈。诗中的风声和缺席的阳光,进一步突出了寒冷的气氛,也暗示了生活的困顿和无望。

作者在诗中不断追求新的火源和温暖的衣物,表达了人们为了生存和舒适而不断努力的本能。这种怯生生的温暖,既体现了对冷的恐惧,也映射出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希望的追求。

总的来说,《骤寒二首》通过描绘气候的变化,展示了人们在寒冷中的无奈和追求温暖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抱负,给人以深思。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岁雄猜气益横。心怕无须少年士,可怜未识玉奴兄。

羡我诗中偶有名,输君物外更无萦。水声山色为声色,鹤性云情是性情。四皓云间寻旧友,三清路上指前程。连天太白从今去,林下何时得再迎。

茂苑绮罗佳丽地,女湖桃李艳阳时。心奴已死胡容老,后辈风流是阿谁。

火珠簇压翠微鲜,丹粒团成蜜颗甜。争为渴饕供燕豆,谁知赪汗困偿篮。

宝幢珠节共玲珑,九虎严关有路通。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广寒宫。

伐木音久废,交友竟吾欺。利害纷啖食,迫逐方交驰。晨起践零露,四顾将安之?东路阻山海,北走到临淄。临淄古齐国,淳风亦早衰。惟闻管敬仲,尝受鲍叔知。其人今已殁,乡里失其依。知音苟不存,仗剑起旋归。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法战场中树胜旗,话头何似问头危。古人减灶添兵处,切忌交锋蹉过伊。

维舟泝江流,人力与水争。回视东下人,恍如御风行。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聊用快客意,何惮鱼龙惊。

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真交无所隐,深语有馀欢。未必闻歌吹,羁心得暂宽。

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

山园乘兴便忘归,羽静关情万事非。落叶翻江垂露纲,小梅藏白倚苔矶。等看朔雪连云密,数得栖鸦几阵飞。台岳久惭猿鹤怨,水云三合寸心违。

乱世读书少,前人教子难。青灯尝合席,红叶趱归鞍。梅自知春近,松应耐岁寒。楼高新月好,后夜与谁看。

北风吹劲翮,凌厉欲云奔。门棒敛行色,县花消别魂。进舟寒濑涩,回道乱山昏。珍重操刀事,余言淡可吞。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半空。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玉京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潋滟酌琼浆。会仙乡。新曲调丝筦,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醉墨疏还密,残棋整复斜。料应遗迹在泥沙。来往岁无差。水暖仍菰米,霜寒尚苇花。心安只合此为家。何事客天涯。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爰有扰龙裔,为造英灵春。英灵韵甚高,蒲萄难与邻。他年血食汝,当配杜康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