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发滁阳

荒城一骑出,落日万蜂西。
涧水流人影,松阴散马蹄。
县崖青欲滴,芳草绿堪迷。
洵美非吾土,翻然忆故溪。

作品评述

《暮发滁阳》是明代徐中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荒城一骑出,落日万蜂西。
涧水流人影,松阴散马蹄。
县崖青欲滴,芳草绿堪迷。
洵美非吾土,翻然忆故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色降临时从滁阳的荒城骑马出行的情景。太阳已经西斜,落日的余晖如蜂群一般散布在西方。在溪水中,流淌着人的倒影,松树的阴影将马蹄的声音散发出来。县崖的青色似乎要滴下来,芳草的绿色让人迷醉。这美景与诗人的故乡并不相同,却让他忽然想起了故乡的溪流。

赏析:
《暮发滁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暮色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荒城、落日、涧水、松阴、县崖、芳草等意象,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感受。暮色中的荒城、落日的余晖、溪水中的倒影、松树的阴影,都带有一种凄美的意蕴。县崖青欲滴、芳草绿堪迷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给人以宁静和遐想之感。

诗人在异乡看到的美景,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这美景与他的故乡并不相同,但它又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使他不禁回忆起了故乡的溪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思乡之情。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暮发滁阳》通过简练而准确的词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暮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词以其深情和意境的表达,展示了徐中行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被引发思考和回忆,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姑孰溪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谢公宅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千秋云气龙犹在,午夜松声鹤自寒。仙子偶来成梦事,至今游客示尝閒。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从教病着探葵减,未放愁攻白发添。欲看落花时入户,风高尽日不垂帘。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只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凋。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

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

普辔春风禁籞游,外间底事上心头。骑驴后日嘉陵道,料得君王始欲愁。

闲路踏花来,闲逐清和去。来去虽然总是闲,有多少伤心处。红碧好池塘,朱绿深庭户。随分山歌社舞中,且乐陶陶趣。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太尉留琴地,时移重可寻。徽弦一掩抑,风月助登临。荣驻青油骑,高张白雪音。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静对烟波夕,犹思栋宇清。卧龙空有处,驯鸟独忘情。顾步襟期远,参差物象横。自宜雕乐石,爽气际青城。

久矣君宜任弼谐,果随召馹上天阶。几年不作相逢梦,一日俄倾积别怀。情厚夫君几鲍叔,愚如老我类高柴。它时户册高悬后,直欲扁舟访水涯。

祇应寻胜到林泉,四抱危峰万朵莲。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浮图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悬。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仙。

双鸥如有约,同泛越江风。极浦回波势,修林袭岸容。孤帆春雨外,短笛暮烟中。坐久浑无事,江头数乱峰。

龆齓携书册,成名天上回。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

经籍尽焚秦室乱,孙吴有禁本朝危。圣贤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我爱通羊好,居民山作城。眼前无俗事,枕畔有滩声。

西亭问津处,白傅此曾游。无复锦弦曲,空停估客舟。抛江春浪静,传柝夜烽收。最爱庐峰峭,相随过别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