纥那曲二首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作品评述

《纥那曲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柳郁青青,
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
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
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
长作主人翁。

中文译文:
杨柳郁郁葱葱,
竹枝表达无尽的情感。
周郎曾经回首一看,
倾听着纥那的歌声。

踏着旋律,情绪无穷无尽,
调子相同,但词句却不相同。
愿郎能够长寿千万,
成为永远的主人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杨柳和竹枝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周郎(指赵周寿,唐代文人)的赞美。杨柳和竹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分别代表着柔软和坚韧。杨柳柔软而婉转,象征着音乐的优美和动人之处;竹子则坚韧而挺拔,象征着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表达。诗中的纥那曲指的是一种古代音乐曲调,通过听这种曲调,周郎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诗人在描述音乐的同时,也在表达对赵周寿的敬仰和祝福。踏着纥那曲的旋律,作者的情绪被激发得无尽无穷,调子相同但词句各异,这可能指向了音乐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即不同的表达形式可以传达相同的情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赵周寿的祝愿,希望他能够长寿,并成为永远的主人翁,意味着他能够在音乐和文学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文人的赞美和祝福。它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音乐和文学的重视。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清新,是一首充满音乐和艺术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淅淅船篷雨点声,疏疏江面縠纹生。石峰斗起三千丈,身在假山园里行。

那曲

西来一派接天流,谁结危栏占上游。树蘸碧波元不暑,沙攒白鹭更宜秋。沉酣胜处方知味,濡滞穷山未拙谋。欲把君诗镵翠壁,声名长与此溪留。

那曲

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

那曲

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

那曲

满岁蹒跚泮水间,独公不作腐儒看。几陪佳客芙蓉幕,聊慰穷愁苜宿槃。此去高山空自仰,向来流水为谁弹。割鞭截镫知无益,但觉轮囷激肺肝。

那曲

斯道今犹古,相望百载间。孤忠如白日,遗像对青山。寂寞吾儒事,崎岖世路艰。圣朝仁脉在,先后惨生还。

那曲

(上古,愍农也。)遐哉上古,生弃与柱。句龙是生,乃有甫田。惟彼甫田,有万斯年。开利之源。无乃塞源。一廛亦官,百廛亦官,啬夫孔艰。浸兮暵兮,申有螽兮。惟馨祀是患,岂止馁与寒。啬夫咨咨,禾秀盛苗衰。耕之耰之,袯襫锄犁,手胼足胝。水之蛭螾,吮喋我肌。我姑自思,胡

那曲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那曲

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竅禅关事一家。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应悟已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

那曲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那曲

老尽青青江上山,渔蓑如画过前湾。玲珑冰玉光相射,点缀寒花意自閒。瓮面春风消寂寞,炉中宿火护尫孱。请君试跨白霓去,鹤氅凌空我愿攀。

那曲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那曲

披风兮崇丘,玩月兮方舟。一身不羁兮太平时节,八纮无碍兮清白谁俦。

那曲

取日虞渊战临平,鼓起金山麾伏兵。既不画此背嵬军阵形,国容貂蝉佩葱珩,军容金甲马朱缨。又不画此生面真仪刑,昔王不肯专枢庭。清凉居士以自名,散遗万骑还屯营。独控长耳游林坰,林间坐石樵叟争。不无醉尉呵夜行,孰识朱门抗旄旌。王孙妙年万事轻,欲蹈箕颍遗浮荣。龚侯淡墨

那曲

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那曲

并硝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那曲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那曲

吾姊今朝度诞辰,奈何贱弟亦同伦。汝逢寿考荣双老,我感劬劳悼昔人。赞祝欲陪千岁愿,追思难遏寸心真。一懽一戚应殊分,只任天情不必均。

那曲

一官坐渡头,事简多是閒。口口说庙灵,祭赛纷强顽。逐日享餕馀,赢得酡客颜。江风吹不散,借此资身孱。俸钱给不多,悔离禁卫班。妻子号寒饥,语下嗟间关。俊代尚迩遥,掷珓卜善还。随时了应酬,惟恨得酒悭。

那曲

翳翳日景入,行行故人远。故人万里别,此去何当返。迨君归禹穴,是我登邛阪。苦语难重谋,相期在加饭。

那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