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

录简深投几井函,金堂玉室指空岩。
不须骑气求林屋,一柱县虚政隔凡。

作品评述

《大涤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洵直。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录简深投几井函,
金堂玉室指空岩。
不须骑气求林屋,
一柱县虚政隔凡。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为《大涤洞》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洞穴中的景象,表达了对于清净、宁静和超越尘俗的向往。诗人不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在洞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赏析:
诗词以洞穴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录简深投几井函":这一句描述了洞穴中的景象。洞穴中有深藏的石函,用来收藏简牍(古代的文书)。这里可以联想到古代隐士避世的行为,将重要的文书收藏于洞穴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2. "金堂玉室指空岩":这一句描述了洞穴内部的装饰。洞穴中的洞壁如金堂、玉室一般的华丽装饰,指向着空旷的岩石。这里通过对比洞壁和岩石的对照,强调了洞穴内的装饰是虚幻的,与尘世的华丽相比,更显得超然和虚幻。

3. "不须骑气求林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不再追求世俗的富贵和官位。"骑气"指的是乘坐轻风而行,即追求权势和地位。"求林屋"则是指追求在林木茂盛的屋子里居住,享受尘世的荣华。诗人表示不再追求这些,暗示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追逐,不再追求世俗的成就。

4. "一柱县虚政隔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超然的心境。"一柱"表示一根柱子,这里代表洞穴中的柱子。"县虚政"表示超脱尘俗之政务,隔绝于世俗的政治之外。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隐居洞穴,超越尘世,追求内心清净和超脱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洞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宁静和超越尘俗的向往。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超越了世俗的追逐和荣华富贵。这首诗词具有典型的宋代隐逸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推荐

万缘难系自由身,道性何妨学世人。拟向东门赠离别,长堤杨柳未成春。

争袍金带吾家有,黄榜青衫未有人。此去须君立门户,桂林先折一枝春。

沩山牛加字,鼻孔皆相似。牧人执杖看,免惹闲公事。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

露白草犹青,淮舟倚岸停。风帆几处客,天地两河星。树静禽眠草,沙寒鹿过汀。明朝谁结伴,直去泛沧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渔蓑钓艇越中居,底处烟波不属渠。一曲鉴湖须敕赐,却令鸥鸟费分疏。

老干枯枝傲雪霜,何人写影向华堂。为君补缀枝头叶,坐觉春风细细香。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公于乐府有余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费尽三生心与力,造成石像一百尺。相好端严具足尊,五彩黄金妙装饰。道不是佛却不得,若道便是也不得。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

其一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其二何处夫己氏,作吏印悬肘;望门计民赀,掩取鱼入笱。呜呼百金产,中人岂易有!饥肠忍吼

辗然冯轼受风吹,吏皂前惊雨湿衣。岂识主人非崛强,一川生意索褰帏。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疎梅几著花。

款段扬鞭过雨村,沙平步稳转山根。好花一簇墙头见,深院谁家尚掩门。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灺。江上草芊芊,春晚湘妃庙前。一方卵色楚南天,数行斜雁联翩独倚朱阑情不极,魂断终朝相忆。两桨不知消息,远汀时起鸂鶒。

瑞霭祥烟锁玉楼,妙年王子恣优游。琉璃殿上骑金马,明月堂前辊绣毬。

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春光是处伤离思,何况归期未有涯。始看菊蕊开篱下,又见梅花寄岭头。揽辔巴西官局冷,几凭春酒沃乡愁。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与激昂。

三千宫女衣宫袍,望幸心同各自娇。初似绽时犹淡薄,半来开处特妖娆。檀心未吐香先发,露粉既垂魂已销。对此芳樽多少意,看看风雨骋麄豪。

除墨犹新湿诏黄,题舆不称愧龙光。且观百粤蛟鳄徙,勿羡九霄鸾鹄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