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光道中绝句

已费天工十日晴,今朝小雨送潮生。
转头云日还如锦,一抹葱珑画不成。

作品评述

《和大光道中绝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陈与义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已费天工十日晴,
已经花费了十天的晴朗天气,
今朝小雨送潮生。
今天早晨小雨送来了潮水的生机。

转头云日还如锦,
一瞬间,云彩和阳光又变得美如锦绣,
一抹葱珑画不成。
但是,这美景只是一瞬间,无法被真实地描绘出来。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诗人描述了经过了连续晴朗的天气后,今天早晨下起了小雨,这雨水给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然而,转瞬间,云彩和阳光的美景又消失了,无法被准确地描绘出来。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自然景色的瞬间变化,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幻莫测之美的赞叹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晴朗和小雨、云彩和阳光之间的对比,突出了景色的瞬间变化和无常性。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景与艺术相联系,以形容云彩和阳光美如锦绣,但又无法被真实地描绘出来,以突出其瞬间性和难以捉摸的特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变幻莫测之美的领悟,以及对人类表现能力的无奈之情。它通过抒发对自然景色的情感和对人类有限表达能力的思考,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思索和对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促膝寒窗淡话时,告休说是与论非。须知世路风波恶,百匝各重设祸机。

玄冬梅半日,光接太丘星。雪月往来梦,溪山长短亭。利名成露草,行止付风萍。三十年来友,无如老典型。

猗猗谷中兰,青青饱香露。为语樵牧儿,莫采出山去。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阑、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

密叶高丛拥万枝,女仙成队绿云随。

忆得去年春风至,中庭桃李映琐窗。美人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今年新花如旧时,去年美人不在兹。借问离居恨深浅,只应独有庭花知。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博学多闻世所宗,推占小术验奇功。人生祸福既前定,犹撰青囊启后蒙。

新诗绝笔声名歇,旧卷生尘箧笥深。时向歌中闻一句,未容倾耳已伤心。

闻说溪园景渐佳,遥知清兴已无涯。饮阑归骑多乘月,雪後寻春自采花。百啭黄鹂消永日,双飞白鸟避鸣笳。平生喜接君酬唱,不得◇前咏落霞。

客游倦旅思,憩驾陟崇墉。元凯标奇迹,安仁擅美踪。远近浊河流,出没青山峰。伫想空不极,怀古怅无从。

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江路野梅初折来,班班已有数花开。细看浑觉风神在,且老空惊鬓发摧。我所思兮千万里,知其趣尔五三杯。半年未有音书至,未过衡阳雁已回。

浔阳古寺久荒凉,倒柱颓梁卧夕阳。一盏佛灯犹未灭,霁天云淡月华光。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夜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痛填心兮不能语,寸断肠兮诉何处。春生万物妾不生,更恨香魂不相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