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避地横槎山中

仙槎移到此,杳杳白云根。
石乳漏崖响,山腰界雨昏。
径幽盘过险,桥断涉惊浑。
百匝回峰曲,数家临水村。
芋瓜青绕屋,桑柘缘当门。
鹘突儿迎客,龙锺叟抱孙。
涧舂分注沼,田获半樊园。
地僻衣巾古,人稀耕凿温。
尚怀又杏馆,且擬小桃源。
岭外风波别,摇头勿复言。

作品评述

《乙亥避地横槎山中》是宋代汪宗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槎移到此,遥远的白云根。石乳从悬崖上滴落,山腰间雨昏。
小径幽深,蜿蜒曲折,桥梁断裂,渡过令人惊惧。
峰峦曲折回环百次,几家临水而居。
茂密的芋瓜环绕着房屋,桑柘树环绕着门廊。
鹘突儿迎接客人,龙锺叟抱着孙儿。
涧水分流注入沼泽,田野似樊园一半。
这个地方偏僻,古老的衣巾,人稀稀疏疏地耕种着温暖的土地。
仍怀念着杏馆,计划着建造一个小桃源。
远离岭外的风波,摇头不再提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避难山中的景象。他发现了一个仙槎移动到了这个地方,而遥远的白云似乎是植根于山脚下。石乳从悬崖上滴落,山腰间雨迷蒙蒙。小径幽深蜿蜒,桥梁断裂令人惊慌。山峰曲折回环百次,几家人在水边居住。房屋周围种满了茂盛的芋瓜,门廊旁边是茂密的桑柘。鹘突儿迎接客人,龙锺叟怀抱着孙儿。涧水分流注入沼泽,田野宛如樊园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偏僻,人们衣着简朴,人稀稀疏疏地在温暖的土地上耕种。作者仍然怀念杏馆,计划着建造一个小桃源。他远离了山外的风波,决定不再提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人物来表达作者的心境和避难所的安宁之处。诗中山水交融,形象生动,给人以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作者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仙槎、白云、石乳、山雨等自然景观,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诗中还出现了迎客的鹘突儿和抱孙的龙锺叟,展示了山中人们的淳朴和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平和,以山中的景色和人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的心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这一避难所,作者表达了对平静和安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外界纷扰的厌倦和回避。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境,将读者引入到作者的避难所,感受到山中的宁静和美丽。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事的回避,给人以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

诗词推荐

忆昔坚保兮铭著心腑,故迹堙芜兮茫坠绪。瞻翠碧之万竿兮犹有遗矩,岁寒之句俨然如覩。

日下西塞山,南来洞庭客。晴空白鸟度,万里秋光碧。

往在澶渊过我家,自怜凡骨走天涯。丹青始识先生面,点化何时一粒砂。

开炉开炉,柴炭全无。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翠柏握双干,冉冉出屋危。柏长虽云喜,我老亦可知。苦寒不改色,烈风终自持。门闲断来客,相对不相欺。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长夏园林白昼闲,高轩留客雨漫山。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槛外新荷摇水佩,檐前弱柳舞风鬟。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

沙碧平犹涨,霜红粉已多。驹年惊过隙,凫影倦随波。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羞看使者节,甘荷牧人蓑。

翠柏阴中古泮林,诸生丛里两南金。君今肯山渊骞右,我亦情知籍湜心。有一茎齑斯可饱,无三万轴若为禁。明朝我亦东南去,莫雨江湖尽处寻。

仪真来往几经来,风物淮南第一州。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沙头飘缈千家市,橹尾连翩万斛舟。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庭下丛萱翠欲流。梁间双燕语相酬。日长帘底篆烟留。金勒去遥芳草歇,玉箫吹罢紫兰秋。一年春事只供愁。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病起罢膏沐,淡若明河秋。自汝入家门,操作苦不休。萍藻既鲜洁,牖户还绸缪。丈夫志四方,钱刀非所求。惜哉时未遇,林下聊优游。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潜龙慎勿用,牝鸡乃遗羞。寄言闺中子,柔顺其无忧。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偶脱骊山厄,龙钟九十馀。谁知汉掌故,传得不全书。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尚记梅花否,相看只有君。肯辜清夜梦,去管华山云。帆到知何日,诗今瘦风分。惟应问安处,晓角月中闻。

高人为县在南京,竹绕琴堂水绕城。地古既资携酒兴,务闲偏长看山情。松轩待月僧同坐,药圃寻花鹤伴行。百里甚堪留惠爱,莫教空说鲁恭名。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江山气度,风月情怀。借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丸馀暇,闲往闲来。

气禀无为秀,钟灵付秉钧。周南知盛德,江左在斯民。衮绣东山望,貂蝉彩服春。帝师殊寿祉,汉祚有元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