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敞的《奉和圣俞春雪》
拼音和注音
bù zhī zhǎng cǐ zhōng ān qióng , fāng wù chā chí qiě sān yu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差池:(名)①差错疏忽:事关重要,可不能有半点~。②意外的事(多指事故):倘有~,就得吃官司。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原诗
一日朔风三日雪,冬来严凝春复结。
不知长此终安穷,芳物差池且三月。
雷公怒号何淬嗟,欲起草木呼龙蛇。
可怜惨栗夺气意,正复惟悴哀泥沙。
紫宸放朝车马息,邻里谢交门径寂。
解龟换酒聊自乐,浮云蔽日殊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