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前韵答潜师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乳清昊。

作品评述

《复次前韵答潜师》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怜君古木依岩槁,
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
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
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
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
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
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
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
毕竟安能乳清昊。

中文译文:
怜悯古木依附在干枯的岩石上,
西江喝尽了须弥山,将其倒置。
野花和幽草又为何而存在,
高深的韵律诗篇却空自为难。

无数点点浮动的溪水时常长叹,
一枝花儿越过山岭仍然自夸早熟。
捡起芬芳不忍让尘埃玷污,
咀嚼花蕊更加珍爱其真味之美。

修行者在遇到物事时心有所得,
用瓦片和竹竿互相敲击以自扫除。
谁知真实与虚幻并不相妨碍,
令我迄今仍然思念琏老师。

灵巧明晰的感知曾经未曾领悟,
只是在闲窗旁观看着诗稿。
浮云时而升起,鸟儿四处飞翔,
毕竟如何能够成为天空的清澈。

诗意和赏析:
苏辙在这首诗词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文学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苏辙描述了古木依附在干燥的岩石上,西江喝尽了须弥山,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一切都会有终结的无常之感。

接下来,苏辙提到野花和幽草的存在,质疑它们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高深的韵律和诗篇自成一体,不需要依附于野花幽草等自然元素。这里可以看出苏辙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理念,即追求高雅、纯粹的文学表达。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谈到了他对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他描述了溪水叹息和花儿早熟的景象,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他提到自己拾起芬芳之物不忍让其受到污染,咀嚼花蕊更加珍爱其真实的美好。这里可以看出苏辙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最后,苏辙提到了道人遇到物事时心有所得,通过敲击瓦片和竹竿来自我净化。他认为真实与虚幻并不相互妨碍,令他至今仍然思念琏老师。这里表达了苏辙对于修行者应有的心境和对于真实与虚幻的理解。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于自然元素的描绘和对于生活、文学、修行的思考,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时间和真实的思考和感悟。诗词中运用了对比、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读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美好事物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阴阴乔木下,翠影若云浮。满地紫桑椹,数枝黄栗留。迎风湖上去,避日竹间游。定作今宵雨,绕墙啼晓鸠。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坐,往来凡圣如推磨。罢休休,相招不肯过。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渔人漾舟沈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

苦心有深思,劲质无软语。贤科废因公,此事亘千古。

东风来几日,穷巷不见春。不知得花由,只见插花人。东风能几时,听尔多欢欣。徒恐春风归,汝我同悲辛。

屈曲阑干月半规,藕花香淡水漪漪。分明一夜文姬梦,只有青团扇子知。

久叨簪绂裔,初筮帝王州。祖德期无忝,君恩要力酬。存心惟敬谨,律已必清修。千里书频寄,重亲鬓已秋。

柳条破眼已堪攀,鹭下城隅水一湾。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

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今年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椒涂兰驭,河润山容。副笄在首,社衣被躬。静女其姝,实翼实从。自彼西閤,聿来殿中。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叶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此兴老未衰,西日尚余映。风怒雷鼓吼,云破天一镜。山花下野鸟,诗题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犹记春风庭院,桃花初识刘郎。绿腰传得旧官腔。自向花前学唱。锦瑟空寻小袖,翠衾尚带余香。一番拈起一思量。又是桃花月上。

汉家宫阙梦中归,几度毡房泪湿衣。惆怅不如边雁影,秋风犹得向南飞。

朝阳初上藕花香,下马虚亭一味凉。山鸟自呼鱼自乐,谁云身世可相忘。

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淡山淡姓人安在,徵君避秦亦不归。石门竹径几时有,琼台瑶室至今疑。回中明洁坐十客,亦可呼乐醉舞衣。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淡岩天下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