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作品评述

[注释](1)贾舍人: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2)五夜:天之将晓。箭:漏箭。计时的工具。(3)九重:皇帝居住之地,(4)龙蛇:旌旗上的图象。(5)世长丝纶:世代掌握皇帝的诏书。贾至及其父皆担任过中书舍人,掌管拟诏敕,故称“世掌”。(6)凤毛:喻人有文采,不弱其父。


[译文]五更的刻漏箭催促着拂晓的到来;皇宫的春色盎然,桃花如醉人脸色一般鲜红。绣者龙蛇的旌旗在温暖的太阳下飘扬;宫殿周围微风习习,燕雀高高飞翔。早朝结束后,朝臣双袖携满了御炉的香烟,珠玉般美妙诗篇写出来。要想知道世代掌握为皇上起草诏书之人的荣耀,于今只要看看中书省的才子贾至就可以了,
--------------------------
  此乾元元年春,在谏省作。《唐书》:贾曾,景云中擢中书舍人,开元中复拜中书舍人。子至,字幼邻,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藁,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所为,今兹命册,又尔为之,可谓继美矣。”至顿首流涕。历中书舍人。《旧唐书》:东内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本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改大明宫,龙朔二年号蓬莱宫,咸亨元年改含元宫,寻复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天后改大明殿。《雍录》:唐都城有三大内:太极宫在西,故名西内;大明宫在东,故名东内;别有兴庆宫,号南内也。三内更迭受朝,而大明最数。

  五夜漏声催晓箭①,九重春色醉仙桃②。旌旗日暖龙蛇动③,宫殿风微燕雀高④。朝罢香烟携满袖⑤,诗成珠玉在挥毫⑥。欲知世掌丝纶美⑦,池上于今有凤毛⑧。

  (诗在四句分截,上咏早朝景,下和贾舍人。《演义》:初联,早朝之候;次联,大明宫景;三联,言退朝作诗,称贾至之才;结联,言父子继美,切舍人之事。上诗比诸公所作,格法尤为谨严。【朱注】春色之穠,桃红如醉,以在禁中,故曰仙桃,非用王母事也。【顾注】贾诗言凤池,公即用凤毛,贴贾氏父子,不可移赠他人,结语独胜。)

  ①卫宏《汉旧仪》:昼漏尽,夜漏起,省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陆倕《新刻漏铭》:六日无辩,五夜不分。【邵注】夜以五为节,起于甲,止于戊,又谓之五更,漏箭即更筹。《缃素杂记》:《梁武本纪》:帝燃烛恻光,常至戊夜。杜诗五漏声,正谓戊夜耳。殷夔《刻漏法》曰:铸金为司晨,具衣冠,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吴思元诗:“愁逐漏声长。”②《楚辞》:“君之门以九重。”阴铿诗:“上林春色满。”唐时殿庭多植桃柳,故岑诗言柳拂旌旗,杜诗言春色仙桃,皆面前真景。张性谓天颜有喜,如醉仙桃,误矣。《西阳杂俎》:仙桃出郴州苏耽仙坛。庾肩吾诗:“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③燕雀配龙蛇,以实对虚。《周礼》:“析羽为旌,交龙为旂,熊虎为旗,龟蛇为旐。”《释名》:“旂,倚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楚辞》:“仰观刻桷,画龙蛇些。”④《淮南子》:“大厦成而燕雀贺。”⑤庾信诗:“香烟龙口出。”《唐书·仪卫志》:凡朝日,殿上设黼■、蹑席、熏炉、香案。何逊诗:“还飘袖里香。”⑥曹植《与杨修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梁简文帝《答新渝侯书》:“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文选》:“摛文挥月毫。”⑦《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左传》:“世济其美。”唐人律格,多于五六作转语,结到七八句。杜《和早朝》诗,善于布格。《唐书》载玄宗曰:“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七句意本此。⑧晋王劭,风姿似其父导。桓温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宋书》:谢凤子超宗,有文词,作《殷淑妃诔》,帝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

  朱瀚曰:作诗须知宾主,前半撮略宾意,后半重发主意,始见精神。王、岑宾太详,主太略,岑掉尾犹有力,王则迂缓不振矣,必如此诗,方见格律。

  黄生曰:王元美嫌此诗后半意竭,不知自作诗与和人诗,体固不同。唐贤和诗,必见出和意。王、岑二首,结并归美于贾,少陵后半特全注之,此正公律格深老处,可反以此为病哉。且王结美掌纶,岑结美倡咏,惟杜兼及之,又显其世职,写意周到,更非二子所及。又曰:合观四作,贾首倡,殊平平,三和俱有夺席之意。就三诗论之,杜老气无前,王、岑秀色可揽,一则三春穠李,一则千尺乔松,结语用事,天然凑泊,故当推为擅场。

  按:前人评此诗,谓其起语高华,三壮丽,四悠扬,无可议矣。颇嫌五六气弱而语俗,得结尾振救,便觉全体生动也。

  苏轼曰:七言之伟丽者,子美云:“旌旂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尔后寂寞无闻。欧阳永叔云:“苍波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又:“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可以并驱争先矣。小生亦云:“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又:“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亦庶几焉尔。

  今按,米南宫《浙江潮》诗:“天排云阵千军吼,地拥银山万马奔。”陆放翁诗:“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又云:“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皆雄伟激壮,可参唐人佳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十年门巷断经过,读易吟诗长薛萝。始向新春歌伐木,忽逢佳士赴卷阿。面如吕叟精神王,身似章公贵气多。既出不应犹为我,未知贤者意如何。

露滴林梢花送香,风吹池面雨输凉。蠹书一卷作老伴,麦饭半盂支日长。学道莫如心自肯,杜门真与世相忘。君恩不报虽知媿,稊米安能益太仓。

到此令人玉骨寒,四围紫翠玉回环。玲珑苍壁竹敲竹,重叠画屏山间山。猿笛晓闻冥漠外,松涛夜吼有无间。我将唤起陈知白,蜕却尘躯跨彩鸾。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昔日僧繇所画鱼,三十六鳞依翠浦。徐高画中多画鱼,鼓鳞扬鬣今为图。古人妙画犹不朽,今人妙处古未有。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画鱼第一手。画到妙处手应心,心匠巧甚机智深。纸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鲦鲿二三尾。金鳞锦鬣红玉鬐,圉圉洋洋戏波里。小鱼如针同队行,噞喁水面随风萍。

湖树江云隔杳冥,千峰万壑梦中青。悬知茅屋孤灯下,逐字教儿读孝经。

昔时藜苋田陇头,近时虀盐学舍里。腹不成瘿肠有雷,何郎万钱其敢企。当年守株披褐衣,亦尝临渊羡赬尾。余力种黍延霜螯,计拙谋粗何足纪。罢官三月突无烟,两亲白头欠甘旨。此身分为饥所驱,旋秣羸骖诉知己。蓬莱高人爱诗客,邀坐绿斋尝玉蚁。敢嫌雨禄消息迟,数品珍羞供一喜。

偃屋霜清,棱层烟碧,玲珑移在人间。山光林色,常伴主人闲。元有仙风道骨,无心趁、玉简朝班。归来赋,不因五斗,谈笑挂衣冠。尤难。谁不羡,商山橘乐,湄水渔竿。引相君王子,助发幽欢。满泛寿觞多祝,南溟共、北海波澜。君知否,庙堂有意,相与问寒岩。

晴路无泥亦未埃,野云尽薄不全开。满山都是长松树,无数杨花何处来。

至哉厚德,陟配天长。沈潜刚克,广大无疆。资生万物,神化含章。同和八变,神灵郊祥。

淅淅西风敛气浮,远天野水一般秋。衲僧歇到兹时节,坐照寒光湛不流。

采得千年药,临流净洗藏。至今源里水,犹带旧时香。

脸晕轻红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时。杜鹃叫落花梢月,独倚东风睡不足。

宝阁翚飞灿碧霄,中藏奎画叹先朝。要令冠带升堂者,日日羹墙遂见尧。

友谊平生少,心期远近同。略无时俗气,信有古人风。几谏知吾子,忠言在若翁。南州须趣召,先寄状元红。

今日如山堂,携家如逆旅。为谁十日留,南山看烟雨。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天泽逼来逢圣主,辞林盛去得书生。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零雨其濛,介我稷黍。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双袖貯疏凉,六幕净余滓。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窗峰碧巑巑,陇麦青靡靡。诗人笔欲髠,行子步难跬。虀盐老青衫,文字乱乌几。咄咄怪书空,呜呜热浮耳。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西风吹著白髭须,嘉节催侬老道涂。无菊傍篱真漫与,有松扫迳故应芜。登龙路近心谁赏,戏马台成足已瘏。怅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赐茱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