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作品评述

[注释](1)贾舍人: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2)五夜:天之将晓。箭:漏箭。计时的工具。(3)九重:皇帝居住之地,(4)龙蛇:旌旗上的图象。(5)世长丝纶:世代掌握皇帝的诏书。贾至及其父皆担任过中书舍人,掌管拟诏敕,故称“世掌”。(6)凤毛:喻人有文采,不弱其父。


[译文]五更的刻漏箭催促着拂晓的到来;皇宫的春色盎然,桃花如醉人脸色一般鲜红。绣者龙蛇的旌旗在温暖的太阳下飘扬;宫殿周围微风习习,燕雀高高飞翔。早朝结束后,朝臣双袖携满了御炉的香烟,珠玉般美妙诗篇写出来。要想知道世代掌握为皇上起草诏书之人的荣耀,于今只要看看中书省的才子贾至就可以了,
--------------------------
  此乾元元年春,在谏省作。《唐书》:贾曾,景云中擢中书舍人,开元中复拜中书舍人。子至,字幼邻,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藁,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所为,今兹命册,又尔为之,可谓继美矣。”至顿首流涕。历中书舍人。《旧唐书》:东内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本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改大明宫,龙朔二年号蓬莱宫,咸亨元年改含元宫,寻复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天后改大明殿。《雍录》:唐都城有三大内:太极宫在西,故名西内;大明宫在东,故名东内;别有兴庆宫,号南内也。三内更迭受朝,而大明最数。

  五夜漏声催晓箭①,九重春色醉仙桃②。旌旗日暖龙蛇动③,宫殿风微燕雀高④。朝罢香烟携满袖⑤,诗成珠玉在挥毫⑥。欲知世掌丝纶美⑦,池上于今有凤毛⑧。

  (诗在四句分截,上咏早朝景,下和贾舍人。《演义》:初联,早朝之候;次联,大明宫景;三联,言退朝作诗,称贾至之才;结联,言父子继美,切舍人之事。上诗比诸公所作,格法尤为谨严。【朱注】春色之穠,桃红如醉,以在禁中,故曰仙桃,非用王母事也。【顾注】贾诗言凤池,公即用凤毛,贴贾氏父子,不可移赠他人,结语独胜。)

  ①卫宏《汉旧仪》:昼漏尽,夜漏起,省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陆倕《新刻漏铭》:六日无辩,五夜不分。【邵注】夜以五为节,起于甲,止于戊,又谓之五更,漏箭即更筹。《缃素杂记》:《梁武本纪》:帝燃烛恻光,常至戊夜。杜诗五漏声,正谓戊夜耳。殷夔《刻漏法》曰:铸金为司晨,具衣冠,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吴思元诗:“愁逐漏声长。”②《楚辞》:“君之门以九重。”阴铿诗:“上林春色满。”唐时殿庭多植桃柳,故岑诗言柳拂旌旗,杜诗言春色仙桃,皆面前真景。张性谓天颜有喜,如醉仙桃,误矣。《西阳杂俎》:仙桃出郴州苏耽仙坛。庾肩吾诗:“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③燕雀配龙蛇,以实对虚。《周礼》:“析羽为旌,交龙为旂,熊虎为旗,龟蛇为旐。”《释名》:“旂,倚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楚辞》:“仰观刻桷,画龙蛇些。”④《淮南子》:“大厦成而燕雀贺。”⑤庾信诗:“香烟龙口出。”《唐书·仪卫志》:凡朝日,殿上设黼■、蹑席、熏炉、香案。何逊诗:“还飘袖里香。”⑥曹植《与杨修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梁简文帝《答新渝侯书》:“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文选》:“摛文挥月毫。”⑦《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左传》:“世济其美。”唐人律格,多于五六作转语,结到七八句。杜《和早朝》诗,善于布格。《唐书》载玄宗曰:“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七句意本此。⑧晋王劭,风姿似其父导。桓温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宋书》:谢凤子超宗,有文词,作《殷淑妃诔》,帝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

  朱瀚曰:作诗须知宾主,前半撮略宾意,后半重发主意,始见精神。王、岑宾太详,主太略,岑掉尾犹有力,王则迂缓不振矣,必如此诗,方见格律。

  黄生曰:王元美嫌此诗后半意竭,不知自作诗与和人诗,体固不同。唐贤和诗,必见出和意。王、岑二首,结并归美于贾,少陵后半特全注之,此正公律格深老处,可反以此为病哉。且王结美掌纶,岑结美倡咏,惟杜兼及之,又显其世职,写意周到,更非二子所及。又曰:合观四作,贾首倡,殊平平,三和俱有夺席之意。就三诗论之,杜老气无前,王、岑秀色可揽,一则三春穠李,一则千尺乔松,结语用事,天然凑泊,故当推为擅场。

  按:前人评此诗,谓其起语高华,三壮丽,四悠扬,无可议矣。颇嫌五六气弱而语俗,得结尾振救,便觉全体生动也。

  苏轼曰:七言之伟丽者,子美云:“旌旂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尔后寂寞无闻。欧阳永叔云:“苍波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又:“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可以并驱争先矣。小生亦云:“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又:“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亦庶几焉尔。

  今按,米南宫《浙江潮》诗:“天排云阵千军吼,地拥银山万马奔。”陆放翁诗:“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又云:“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皆雄伟激壮,可参唐人佳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上京漫客刺,西道掺离裾。天倚呼嵩外,川横斗穀馀。敝襓琴晦轸,行笈简联书。却见槐花候,期君促计车。

主人发天秘,篱落成沧浪。孤亭如凫珣,载我浮中央。清飙扇巾帻,山翠滴壶觞。游鱼聚檐影,飞絮骨海棠。聊将倦游客,一笑酬年光。森森万竿竹,飒沓驱商羊。镜面乱浮沫,藻荇相扶将。须臾动涟漪,草木耿斜阳。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酒市茶寮总看场,金风亭子入春凉。俊游改作乌篷小,蔡十郎桥低不妨。

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法食双运,平等普薰。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碧树已调芳草歇。过了清秋,帘幕多风雪。昨夜带罗犹未结,梦醒又是关山别。记取团圞天上月。常似连环,莫便翻成玦。绣被馀香终不灭,相思留待归时说。

华阴有山,上与天齐。仰望莫及,云烟朝隮。人迹罕到,群仙所栖。餐食沆瀣,乘驾虹霓。下视万国,大仓一稊。我欲从之,恨无飞梯。何当遭逢,授以刀圭。俾我服饵,妙合天倪。发白而黑,齿落则儿。身复少强,靡资提携。一息万里,匪拘东西。蓬瀛阆苑,嬉游忻忻。纳交松乔,誓无乖

荔达阳膏动,冰解水纹融。天花四面碧,日气几竿红。不言双燕晚,为叹玉箱空。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服制虹霓鬓似云,萧郎屋里上清人。等闲逐酒倾杯乐,飞尽虹梁一夜尘。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多情宋玉,值西风摇落,悲秋时节。赖有幽芳深解意,的皪枝头争发。欲语含羞,敛容微笑,心事如何说。暗香时度,卷帘留伴霜月。谁为赋写仙姿,挥毫落纸,有尊前词客。独倚阑干须信道,消得孤吟愁绝。补阙骚经,拾遗香传,顿许居前列。品题多谢,一枝当为君折。

要以礼法论,休言哀毁同。但观生和峤,定胜死王戎。

千金营可致,一句得应难。积债真无奈,成诗且自宽。冰皲穷朔漠,火瘴度瓯蛮。不似山中好,归欤遂挂冠。

英英庭前兰,密密园中桂。凉飚驾远馥,素景饶清丽。我居无俗物,二子时独诣。愿言永为好,千载成幽契。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

微阴寒不力,破腊春暗动。林梢报梅白,水际闻鸟哢。羁鸿渐整翮,一一劳目送。应怜飞蓬客,犹作浣花梦。平生江淮间,裘马事豪纵。岂知老畏死,斋钵受蔬供。忍馋每自笑,小饮未敢痛。何以慰寂寥,卧听压春瓮。

水聚山环旺气连,荣华富贵各搀前。劫从无始认为我,数到有终还是天。晓月园林空唳鹤,晚风亭树谩鸣蝉。寄言世上耽迷者,所美当知非美然。

何年几星精,夜辞天帝家。幻为赖乡种,增贲别乘衙。似闻彩凤舞,天风乱晨霞。尚当月林饮,一掺渔阳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