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叔刚舍人示文正公象笏

千载威名文正公,忽瞻遗笏照双瞳。
敢从象齿窥清裁,屡批龙鳞奋大忠。
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犹想气如虹。
舍人接武登廊庙,宜宝甘棠振祖风。

作品评述

《范叔刚舍人示文正公象笏》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千载威名文正公,
忽瞻遗笏照双瞳。
敢从象齿窥清裁,
屡批龙鳞奋大忠。
秉立定知端若植,
至今犹想气如虹。
舍人接武登廊庙,
宜宝甘棠振祖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楼钥以范仲淹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清廉正直、聪明才智而闻名,被人们敬称为"文正公"。诗词以一种赞颂和敬仰的态度,表达了对文正公范仲淹的崇敬和钦佩之情。

首句"千载威名文正公"直接点明了范仲淹的威名和声望已经流传了千年,显示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句"忽瞻遗笏照双瞳",通过对范仲淹手中的象征权杖"笏"的描绘,表达了楼钥对范仲淹高尚品德和才智的景仰。

下片诗句"敢从象齿窥清裁,屡批龙鳞奋大忠"则表达了楼钥对范仲淹清正廉明、公正无私的司法才能的认可。范仲淹敢于窥探象牙的内部,意味着他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准确判断是非曲直。他频频批评有权势者,勇敢地揭露腐败和不正之风,表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接下来的诗句"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犹想气如虹"表达了范仲淹坚持正义、不畏权贵的品质。他始终保持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守,即使历经千年,他的精神仍然犹如彩虹般绚烂耀眼,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启迪。

最后两句"舍人接武登廊庙,宜宝甘棠振祖风"则表达了楼钥对范仲淹子孙的期望和祝福。"舍人"指的是范仲淹的后代,他们作为接班人,接过了范仲淹的使命,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武登廊庙"意味着范仲淹子孙在武举考试中有所登进,展现了家族的光荣。"宜宝甘棠振祖风"则表示楼钥希望范仲淹的后代能够继承范家的传统美德,振兴家族的风采。

整首诗词通过对范仲淹的赞美,展现了他在历史中的伟大地位诗词:《范叔刚舍人示文正公象笏》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千载威名文正公,
忽瞻遗笏照双瞳。
敢从象齿窥清裁,
屡批龙鳞奋大忠。
秉立定知端若植,
至今犹想气如虹。
舍人接武登廊庙,
宜宝甘棠振祖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楼钥创作的,题材是北宋时期的范仲淹。范仲淹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称为"文正公"。这首诗以崇敬和仰慕之情来表达对范仲淹的赞美。

第一句"千载威名文正公"直接表明了范仲淹的威望和声誉已经流传了千年之久,显示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忽瞻遗笏照双瞳",通过描写范仲淹手中象征权杖的"笏",表达了楼钥对范仲淹高尚品德和聪明才智的景仰。

接下来的几句"敢从象齿窥清裁,屡批龙鳞奋大忠"表达了楼钥对范仲淹正直公正和无私奉献的司法才能的赞赏。范仲淹敢于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准确地判断是非曲直。他多次批评有权势者,勇敢地揭露腐败和不正之风,展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犹想气如虹"表达了范仲淹坚持正义、不畏权贵的品质。他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即使经过千年,他的精神仍然像彩虹一样绚烂耀眼,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最后两句"舍人接武登廊庙,宜宝甘棠振祖风"表达了楼钥对范仲淹后代的期望和祝福。"舍人"指的是范仲淹的后代,他们作为继承者,接过了范仲淹的事业,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武登廊庙"意味着范仲淹的后代在武举考试中有所进展,显示了家族的荣耀。"宜宝甘棠振祖风"表明楼钥希望范仲淹的后代能够传承范家的传统美德,振兴家族的风范。

整首诗词通过对范仲淹的赞美,展现了他在历史中的伟大地位,同时也传递了对他的后代的期望和祝福。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急雪催诗兴未阑,东风肯奈鸟乌寒。最怜度牖勤勤意,更接飞花细细看。连夜抛回三白瑞,及时惊动五辛盘。袁安久绝千人望,春破还思绮一端。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山川降嘉岁,草木

绿槐高柳咽新蝉,绫扇唤风阊阖天。见欲扫床悬麈尾,簟纹如水帐如烟。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亭亭日午犹亏半,寂寂三更尚未圆。六户不曾知暖意,往业常在三更前。

新绿阴中燕子飞,数家烟火自相依。童夸犊健浮溪过,妇闵蚕饥负叶归。地暖小畦花汞长,泥融幽径药苗肥。却居乐事何胜数,一醉旗亭又典衣。

枯木立数茎,断岸走千尺。旁有牧牛儿,放牛倚拳石。牛闲芳草间,儿倦眠跼蹐。画手笔入神,淡墨夺真迹。凭谁唤儿醒,落日归路僻。觉来横短笛,吹断远山碧。

箜篌朱字。梦觉参差是。不种仙家白玉子。着甚消□好事。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登降上下,奠壁献斝。音送粥粥,礼无达者。已虞至旦,神其将归。顾我国家,遗以繁釐。

局厌廛中隐,宽从野外居。人情方密熟,礼数觉生疏。悬榼空浮蚁,陈编扑蠹鱼。客来纵谈笑,不必问吾庐。

六老皤然鬓似霜,纵心年至又非狂。园池共避何妨胜,樽俎相欢未始忙。杖履烂游千载运,衣巾浓惹万花香。过从见率添成七,况复秋来亦渐凉。

丐去秋今晚,能归岁且徐。须公一尊酒,胜我十书书。生死交情异,乖离人事疏。如闻厚风谊,何敢自趦趄。

兔毫钝退才都尽,马齿加行鬓已苍。端赖故人相慰藉,不增不减是疏狂。

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流冰午梦清。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

记北人骑屋,看龙首、许仲元。自拥节来归,持荷直上,谁与争先。好官到头做彻,些儿欠缺便徒然。我爱庆元龙首,当春不逐时妍。人生天地两仪间。且住百来年。数初度庚寅,未来甲子,尽自宽闲。太平竟须公等,终不成、造物谩生贤。拓取面前路径,著身常要平宽。

江上云亭霁景鲜,画屏展尽一山川。迟迟欲去犹回首,目尽孤烟白鸟边。

非关鄙性泥林泉,境熟由来意自便。童子静看煎药灶,鹭鸶閒上钓鱼船。隈丛野石云蒸黑,带雨堤花锦压偏。办取一生无别事,饥时吃饭困时眠。

诗书读罢问耕牛,等得时来死便休。一带空村无润屋,聊因社肉作中秋。

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余。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闻流宁叹吒,待俗不亲疏。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还称二千石,于我意如何?

道人山北住,乡曲旧知名。语妙初疑简,神藏久益清。夜衾寒楮白,归舄两凫轻。心静皆仙境,何劳款玉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