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题画》
拼音和注音
dēng xiá kàng yù yīn , jié wù chuī cēn c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参差:不一致,不整齐。
玉音:1.尊称帝王的言语。2.尊称对方的言词、训示或书信。3.清雅美妙的声音。4.磬音。5.念经的声音。6.佳音。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青鸾凌风翔,飞仙窈窕姿。
高挹谢尘境,妙颜粲琼蕤。
登霞抗玉音,结雾吹参差。
神钧舞空洞,玄露湛霄晖。
山中玉斧家,胡不一来嬉。
真凡路一分,冥运千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