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二首

才美临淄北,名高淮海东。
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
玉殿孤新榜,珠英落旧丛。
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
叹息书林友,才华天下选。
并赋三阳宫,集诗集贤殿。
具物衣如在,咄嗟长不见。
既哀薤露词,岂忘平生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二首》
临淄北,才貌出众,名声高耸于淮海东方。他才华出众,曾在三省中担任要职,渔猎用的车辆都被他经常使用。他新进玉殿,名望如珠落旧丛。他只怀念着他遗留的宝剑,我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方。我为他的离去而伤心,他是文学天才,被国家选中了。他曾赋诗给三阳宫,他的诗集被放在集贤殿里。他的物品好像还放在那里,可我却久久未见他。我想起了他写的悲伤的诗,难道他已经忘记了他曾一生眷恋的事情?

诗意:此诗是张说为了悼念徐公(徐彦伯)而写的。徐公是唐代中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曾任右侍郎,并且在集贤院担任学士。诗中描绘了徐公的才华和名望,同时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徐公的描述,展现了他在文学界和政治界的地位和才华,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惋惜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将徐公比喻为一颗珍贵的宝剑,来强调他的才华和地位;将他的名声比喻为落在旧丛中的珠英,表达了对他名声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一种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徐公的伟大和可贵之处。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楚云分断雨。问那回、因甚琴心先许。匆匆话离绪。正花房蜂闹,著春无处。残歌剩舞。尚隐约、当时院宇。黯消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能几日、采芳去。最无端做了,霎时娇梦,不道风流恁苦。把余情、付与秋蛩,夜长自语。

忧国忧民

竹下坐晴晓,露气沾裳衣。楼钟发清响,山月耿余辉。心静息欲无,渺与万物违。庄周苦未达,梦作蝴蝶飞。

忧国忧民

沉沉何处有春柔,目极无垠风雨秋。底事须登七尺剑,要当自掖千金裘。图书虽满愧黄绢,桃李纵开嘲白头。事与愿违宜泯泯,愿违於事更悠悠。

忧国忧民

只作离家一月程,如今一月正飘零。定非官禄星临命,想见流年是客星。

忧国忧民

遗诰兼新讣,同时至荜门。龙髯先帝远,鲐背几公存。方恨三旌晚,俄惊一鉴昏。潸然关世道,不是哭私恩。

忧国忧民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忧国忧民

莫笑衰残百不能,一枝筇杖捷飞腾。山空野火焚秦篆,日澹烟芜遍禹陵。小浦涨潮迎钓艇,疏钟出谷送行僧。踟蹰不觉归途晚,村落人家已上灯。

忧国忧民

仙人窀穸古,山寂自崔嵬。一柱华天表,千年壮壑隈。春深青薜荔,雨足绿苍苔。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

忧国忧民

绿满山人屐齿苔,蓬门长日为谁开。那知御史秋霜笔,携得春风满袖来。

忧国忧民

独立溪头怅望时,高人遗我送春诗。不知春色归何处,月落空庭费梦思。

忧国忧民

香凝娇聚。玉立临春树。细看司花留意处。都在轻匀浅注。相逢南陌东城。有情只似无情。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忧国忧民

老胡半夜见明星,瞎却平生两眼晴。直至如今无摸索,一回举著一伤情。

忧国忧民

於兵於食皆云去,当使斯民信独存。不尔此心先已丧,虽云兵食更休论。

忧国忧民

寥寥天意晚,稍觉井闾闲。水落呈全屿,云生失半山。牛羊樵路暗,灯火客舟还。暝思输凫鹄,归飞沆漭间。

忧国忧民

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忧国忧民

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是时可种桑,插地易抽萌。列树遍阡陌,东西各纵横。岂惟篱落间,采叶惮远行。大哉皇元化,四海无交兵。种桑日已广,弥望绿云平。匪惟锦绮谋,只以厚民生。

忧国忧民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忧国忧民

荷叶似侬鬓,荷花似侬妆。夫婿常别离,羞见双鸳鸯。

忧国忧民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忧国忧民

孔翁四个亲兄弟。小者二人倾逝。已后不须卜筮。想着先垂泪。死生生死如何避。早把家缘猛弃。物外行功积累。得得成仙位。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