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采石山上广济寺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
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
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作品评述

《登采石山上广济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
译文:船只从山下经过,直接驶向僧人居住的轩窗。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登上采石山,一路上可以看到山上的广济寺。通过船只的视角,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场景。

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
译文:系住缆绳在矶石上,沿着崖壁到达寺门。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系住船只的缆绳,将船只停靠在矶石上,然后沿着崖壁一路攀爬到达广济寺的门前。这种描写展示了诗人攀登山崖的艰辛和决心。

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译文:矮篱遮挡着竹林的涧流,危险的路上踩着松树的根。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登山途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矮篱挡住了竹林中的涧流,使得前行的路线更加难以通过。而危险的路上,诗人只能踩着松树的根部前行,增加了攀登的难度。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译文:然而望见沧江的深处,船帆在烟雾中渐渐消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视野开阔。诗人望向远处的沧江,看到船帆在烟雾中逐渐消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迷离和遥远的感觉,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登山的过程,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壮丽的山水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和无常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诗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各。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梵僧亲指耆阇路,帝女归传达磨心。地控好峰排万仞,涧馀流水落千寻。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行乐非吾事,朋从慰此生。剧谈忘夜永,起立缓杯行。黄独幽人供,朱弦太古声。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评。

马入寒林惊宿鸦,羸僮呵手怯霜华。已经残月路数里,知这安眠人几家。呖呖晓鸟天外唱,疏疏烟树岭头斜。前程自谓明时近,不用改孜孜苦叹嗟。

吾评孟浩然,雅意作诗人。死经四百载,赋诗名愈新。爵禄岂不赏,不义宁贱贫。身虽遭放还,未必非得亡。

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

连天际海白皑皑,好上高楼望一回。何处更能分道路,此时兼不认池台。万重云树山头翠,百尺花楼江畔开。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冰铺湖水银为面,风卷汀沙玉作堆。绊惹舞人春艳曳,句留醉客夜裴回。输将虚白堂前鹤,失却樟亭驿后梅。别有故情偏忆得,曾经穷苦照书来。

晶晶雪前黄,矫矫霜下杰。秋香宁可衰,相与全晚节。

谁言公馆清,晨气晚未散。岂乏树葱芊,尚有花烂熳。美人隔巷陌,可念不可唤。温温夜光璧,幽丱潜璀璨。鄙夫竞喧哗,达士善大观。世情如秋莲,零落风中瓣。少年喜纷纭,谈笑轻绛灌。进取务出奇,周虑非习惯。逝水难重回,芳时愁坐换。元臣镇方面,边戎仰成算。应怜四郊外,荆棘

林泉久安住,心境两无尘。禅外牵馀想,诗中老此身。虚怀延海众,雄辩服谈宾。伟特如师少,相逢悟宿因。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瀛馆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故乡尚万里,山秋猿夜鸣。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羁恨虽多情,俱是一伤情。

不须十日照胥敖,且要仙花丽显皋。集霰果然归望望,同云因得蔽高高。辉山玉璞韬虹气,乱眼烟霄隘羽毛。欲叩小斋拚醉赏,最怜纤玉劝持醪。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空山霜叶无行迹,半岭天风有啸声。细栈跨云萦峭绝,危桥飞柱插澄清。玉华更控青鸾住,要倚栏干待月明。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家山松菊半荒芜,杖策穷年信所如。占见地灵非卜筮,算知人贵自陶渔。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只欲勒成方士传,借君名姓在新书。

吴山越岭老於行,何地诛茅寄此情。直使浮云无一点,千岩应接始分明。

凿井烧丹八百年,尘缘消尽果初圆。石床苏甃人安在,绿水团团一片天。

长日山中坐,白云应笑人。浮生尘未脱。至老趣难真。身在影犹赘,年丰家自贫。莫将吟事废,柳色已知春。

高蹈槐梢与柳阴,争鸣直到日西沉。初无识见偏容喙,不读诗书却好吟。风露细餐虽足饱,山林为计更宜深。所谈幸尔非人事,逆耳从来欠赏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