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白塔铺

甘山庐阜郁长望,林隙依稀?一作熹微?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従?一作穷?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作品评述

《歇白塔铺》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甘山庐阜郁长望,
林隙依稀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
占城早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
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從穷飞鸟,
白云深处是吾乡。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轼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为主题。苏轼身在异乡,远离家乡,但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他在远方望着甘山的庐阜郁郁葱葱,透过林隙所见到的微弱阳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回忆。他提到了吴国晚蚕初断叶和占城早稻欲移秧,这些都是与农耕生活相关的景象,暗示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他将这些家乡的景物与自然界的涧水、岩花、飞鸟和白云相对照,表达出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赏析:
《歇白塔铺》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与家乡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之情。诗中使用了很多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苏轼对家乡的熟悉与亲切。

诗人以甘山庐阜郁长望来开篇,描述了自己望向远方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离家的遥远。林隙依稀透日光这一描写,展现了他在异乡仅有的朝阳,也表达了他对家乡温暖阳光的向往。

接着,苏轼描述了吴国晚蚕初断叶和占城早稻欲移秧,这些描写与农耕有关,表达了他对家乡农村生活的怀念。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和情感共鸣。

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苏轼巧妙地将其与自己的感情联系起来。他用迢迢涧水随人急来形容他离家时的匆忙和追逐,而冉冉岩花扑马香则带来了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绘在读者心中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最后两句“望眼尽從穷飞鸟,白云深处是吾乡”是整首诗词的精华所在。穷飞鸟指的是远行的鸟群,诗人将自己的眼神与这些飞鸟相对照,表达了他远离家乡的孤独和迷茫。白云深处是吾乡则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将家乡置于遥远而美好的远方。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诗词中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和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苏轼对故乡的熟悉与亲切,引发共鸣和共情。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情感的把握,是他对家乡乡愁的真挚表达。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皎月亦常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了却文书上马迟,白苹洲畔有心期。斜阳忽到传觞处,落尽梨花啼子规。

春来才见百花舒,一夜东风恨有余。乱点缘苔沿砌密,乍飞红雨隔帘疏。辞条弱影伤鹈鵙,逐水残香忆鳜鱼。莫见成阴芳树底,断魂蝴蝶尚蘧蘧。

春日迟迟木香阁,窈窕佳人褰绣幕。淋漓玉露滴紫蕤,绵蛮黄鸟窥朱萼。横汉碧云歌处断,满地花钿舞时落。树影参差斜入檐,风动玲珑水晶箔。

北风一夕阻东舟,清早飞帆落虎丘。运数本来无得丧,人生万事不须谋。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接船求化惯,登陆赴斋疏。载土春栽树,抛生日餧鱼。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纤指捧玻璃。莫惜重持。自离阆苑失回期。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楼上正横篦。荷气沾衣。谁将名玉碾花枝。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

雪平腰各立师边,半夜输君得密传。伴后村翁成二老,比绛县人多一年。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碧云双引树重重,除却丹经户牖空。一径绿阴三月雨,数声啼鸟百花风。年深不记栽桃客,夜静长留卖药翁。几度到来浑不语,独依秋色数归鸿。

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泽国嫩寒月,天气小阳春。萱堂今朝生日,瑞霭郁轮囷。身佩铜章墨绶,手捧霞觞玉液,献寿太夫人。且喜藤舆稳,共戏彩衣新。发垂鹄,瞳点漆,倍精神。麻姑来庆,笑道沧海几扬尘。伫看起居八座,更好回班百辟,异数耸朝绅。此母生此子,再拜谢宸恩。

岁晚转无趣,席门谁驻车。涧泉分当井,山叶扫供厨。谋拙从人笑,身闲读我书。幸知霜霰晚,时得灌园蔬。

皇家威德憺遐荒,何物楼兰尚颉颃。想见诗人欹枕处,云霄中夜有光芒。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槁项黄馘,不如漆园。韬光匿名,将在双井。谈玄说妙,热谩两川。枯木突兀,死灰不然。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古人一莫,切忌啖啄。临济权寄库,德山顿萧索。截断佛祖机关,显出顶门一著。子细审思量,分明欠一著。且道欠那一著?

昔人鬻舂地,今人复一贤。属余藩守日,方君卧病年。丽思阻文宴,芳踪阙宾筵。经时岂不怀,欲往事屡牵。公府适烦倦,开缄莹新篇。非将握中宝,何以比其妍。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空宇风霜交,幽居情思绵。当以贫非病,孰云白未玄。邑中有其人,憔悴即我愆。由来牧守重,英俊

朝苑优游数十春,文章敌手更无人。对敭旒冕如僚友,下直门阑似隐沦。倚槛白雪供醉望,搘筇黄叶落吟身。年来得意知难绝,大半门生作侍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