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答伯山四时四首·春)

落花丛外风惊鹊。
鹊惊风外丛花落。
乡梦困时长。
长时困梦乡。
暮天江口渡。
渡口江天暮。
林远度栖禽。
禽栖度远林。

作品评述

《菩萨蛮(答伯山四时四首·春)》是宋代诗人鉴堂所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花丛外风惊鹊,
鹊惊风外丛花落。
乡梦困时长,
长时困梦乡。
暮天江口渡,
渡口江天暮。
林远度栖禽,
禽栖度远林。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诗人通过落花、风、鹊、乡梦、暮天、江口、渡口和林中的禽鸟等意象,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自然变化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氛围。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赏析:

1. 落花丛外风惊鹊,鹊惊风外丛花落。
这两句诗描绘了风吹落花的场景,风声惊起了树上的鹊鸟,同时也使得花瓣纷纷飘落。这种景象反映了春天的变幻和自然界的流转。

2. 乡梦困时长,长时困梦乡。
诗人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乡梦是指对乡土、故乡的憧憬和思念,困时长指的是这种思念之情久久不能解脱。

3. 暮天江口渡,渡口江天暮。
这两句诗描述了江口的暮色景象。暮天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天空,江口是指江河的交汇处。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4. 林远度栖禽,禽栖度远林。
诗句中的林指的是遥远的森林,远度栖禽表示禽鸟在远离的林中飞过。这句诗意味着鸟儿在远方的林中自由自在地栖息,与前文表达的忧思和短暂的人生形成了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生短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情感的交融,传达了一种深邃而含蓄的诗意。

诗词推荐

荷蓧隐耕艺,晨门潜抱关。道尊名可贱,理惬心弥闲。混迹是非域,纵怀天地间。同讥孔宣父,匿景杳不还。

宋词

故人消息阻河关,万里题缄泪欲潸。云寄远心将片石,月随清梦到苍山。诗成却笑穷逾拙,身退犹怜老未闲。怅望昆明池草色,春风南雁几时还。

宋词

升平事业苦匆匆,未信浮名到底空。保用橐驼朝塞外,试听碌轴语场中。

宋词

山茶纯白是天真,筠笼封题摘尚新。秀色未饶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琼花散漫情终荡,玉蕊萧条迹更尘。远寄一枝随驿使,欲分芳种恨无因。

宋词

千扉不当路,未似开一门。若遣绿珠丑,石家应尚存。

宋词

一鹗新收荐士书,从今价重百车渠。麒麟步舞开天上,会见含香近紫虚。

宋词

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宋词

玉兔朝天去不回,空馀露井荐晨杯。屋铃不语湖如掌,无复凌空逸士来。

宋词

会须蜡屐步丹梯,要看奇峰三十六。

宋词

一人背手抽金镞,一人反身控角弓。南北东西竞头看,果然一雁落寒空。

宋词

捷也当年避畏途,寄身一叶泛隋渠。定须慙愧操舟子,千里风波汝渡吾。

宋词

泻成神剑倚双峰,天地为炉造化工。万丈虹霓连碧落,一声霹雳走丰隆。拂开岚障千山秀,削尽妖魔六宇空。应笑镆铘为小器,延平津上合雌雄。

宋词

吾州横绝峨嵋阴,地胜无复俗尘侵。慈姥岩深不受暑,老翁井寒能洗心。子来触热可休驾,我起呼风令解襟。芙蓉池上更爽垲,仰看参天皆茂林。

宋词

诗不能工张约斋,有人曾说访渠来。病余百拙慵开口,愿听晴空起怒雷。

宋词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

宋词

暮云隔树起秋阴。晚来凉渐深。清商瑟瑟和微吟。虚堂风露侵。邻烛澹,寺钟沉。青绫怀旧衾。故家风度杳难寻。与谁论素心。

宋词

弦歌声时三瓢安,士友催诗送长官。律己十分无可议,爱民一念未尝寒。更知耐事知公少,留取清名作样看。百姓越疆归令问,恩流职外此尤难。

宋词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泠,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宋词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宋词

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