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作品评述

《西山寻辛谔》是一首唐代孟浩然创作的诗词。它描述了诗人乘船去拜访故人辛谔的情景,诗中描写了河流、石潭、沙岸、竹屿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我乘船在水上漂流,因此去拜访故友的居处。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夕阳落在清澈的河流里,谁能说只有鱼儿才幸福呢。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透过石潭可以看到洞穴里面的景象,沙岸上的人们徐徐行走。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远处的竹屿上有人垂钓,茅斋里传来读书的声音。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愉快的言谈让我忘了周围的景色,心情愉悦的时光还未过去。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回去后喝一瓢酒,真是贤哉啊,和常晏先生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和对友谊的珍视也深深地体现在诗中。诗中的一些画面描写和表达方式简洁而质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也是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诗词具有普适性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推荐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

作墨本谁氏,研摩有强弱。摩尽不见墨,此处原非著。

墟庙无人吊毁垣,故桥遗址至今存。侵波野岸生新草,啮石老烫留旧痕。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舆无路半樵村。甘棠古道轮蹄断,落日空山暮雨昏。

喔喔鸡向晨,夙兴邻里静。朝光出东岗,秋晓气耿耿。亭亭脱树叶,寒意已疏劲。草根有微露,醲绿尚交映。老夫起默坐,览物感衰盛。忽然遇杯酒,酣歌朝达暝。

涉尽江湖道,嗟嗟寸步难。风敲芦叶响,雨作菊花寒。市酒无嫌薄,征衣正怯单。家山在何许,回首路漫漫。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

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陇首欲看飞去云,槎头安得卷轻轮。流乌不转天边日,乘马犹知果下人。空渴魏台冰在并,从悲楚客泪缘巾。炎炎赫日偏憎老,眼耳昏聋半塞尘。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根苒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古阁秋气清,千里灭烟雾。连山开云秀,颓城断行路。残僧戍荒斋,寒鸟落高树。中多故人情,停杯日空暮。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知名道葛仙翁。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我来整屐层巅上,无数群山下风。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落墨龙眠品如神,横笻一见谪仙人。孤云老鹤来何处,异石清流有是身。瞻仰生风开鬓发,卷舒盥手敬星辰。他年莫用黄金鋳,传在人间此逼真。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孤灯花烬糁窰台,古驿凉扉傍月开。数事支持愁外去,十年憔翠梦中来。

二歌渔父寿杯宽,荆江亭下到临安。更将海水都斟却,浅得蓬莱始好看。

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心自知。

此山独姓楚春申,珠屐风流几斛尘。樽俎一时俱上客,兴亡千载属何人。萧萧病叶悲霜木,采采幽花识润频。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