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戎

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
力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
将军不战喜三北,逐客何堪厌七奔。
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

作品评述

《远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描绘了远戎入侵中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外族侵略的忧虑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远戎深入震中原,
为问何人守蓟门。
力业论天初已缪,
和亲割地竟难存。
将军不战喜三北,
逐客何堪厌七奔。
尚有微诚思献策,
千行血泪叩天阍。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战乱和外族入侵展开。远戎深入震中原,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对中原地区的震动和威胁。作者问道,现在中原之地由谁来守卫蓟门(指北方边境)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力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力业论天指的是一种政治理论,认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然而,作者认为这种理论已经陷入了困境,和亲割地也无法保住国土。

将军不战喜三北,逐客何堪厌七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将军不战而喜欢北方的三个边境地区,而追逐客人却让人感到厌烦。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无奈和疲惫。

最后两句“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作者希望能够以微薄的诚意献策,但是千行血泪却无法打开天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的无奈和悲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和外族入侵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困境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阴阴乔木下,翠影若云浮。满地紫桑椹,数枝黄栗留。迎风湖上去,避日竹间游。定作今宵雨,绕墙啼晓鸠。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坐,往来凡圣如推磨。罢休休,相招不肯过。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渔人漾舟沈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

苦心有深思,劲质无软语。贤科废因公,此事亘千古。

东风来几日,穷巷不见春。不知得花由,只见插花人。东风能几时,听尔多欢欣。徒恐春风归,汝我同悲辛。

屈曲阑干月半规,藕花香淡水漪漪。分明一夜文姬梦,只有青团扇子知。

久叨簪绂裔,初筮帝王州。祖德期无忝,君恩要力酬。存心惟敬谨,律已必清修。千里书频寄,重亲鬓已秋。

柳条破眼已堪攀,鹭下城隅水一湾。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

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今年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椒涂兰驭,河润山容。副笄在首,社衣被躬。静女其姝,实翼实从。自彼西閤,聿来殿中。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叶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此兴老未衰,西日尚余映。风怒雷鼓吼,云破天一镜。山花下野鸟,诗题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犹记春风庭院,桃花初识刘郎。绿腰传得旧官腔。自向花前学唱。锦瑟空寻小袖,翠衾尚带余香。一番拈起一思量。又是桃花月上。

汉家宫阙梦中归,几度毡房泪湿衣。惆怅不如边雁影,秋风犹得向南飞。

朝阳初上藕花香,下马虚亭一味凉。山鸟自呼鱼自乐,谁云身世可相忘。

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淡山淡姓人安在,徵君避秦亦不归。石门竹径几时有,琼台瑶室至今疑。回中明洁坐十客,亦可呼乐醉舞衣。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淡岩天下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