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脁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作品评述

《润州二首》杜牧

句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脁诗中佳丽地,
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
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
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
不惜千金借与君。

中文译文:
句吴亭东,秋天,千里之遥,
曾在这里歌唱,回忆往日旅行。
青苔绿水的寺庙里,没有马蹄印,
绿水桥边多了很多酒楼。

总的来说,南朝时期的人们都是豁达的,
可惜东晋时期最风流的人都不在了。
明亮的月光更让我想起桓伊,
一声笛音吹过边塞,引起了无尽的愁思。

谢脁的诗作中描述着美丽的地方,
而夫差时期的水军更加著名。
高城墙上,铁制横盘弩强有力,
柳树下,红色楼阁中弥漫着梦幻的云雾。

吹奏的角色爱飘向江北,
钓鱼歌声长久地传向月中。
回首望向扬州的尘土,
不惜花费千金,借来与你共享。

诗意和赏析:
《润州二首》是杜牧的一首双调诗,描绘了润州的美景和历史典故。整首诗以风景描写为主,交织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

诗中以润州为背景,通过描写句吴亭、青苔寺、绿水桥等景点,展现了润州的秋日景色。诗人将自己当年游玩的历史与现实重叠,唤起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的中部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南朝豁达的氛围和东晋风流的时代。诗人对东晋人物桓伊的思念,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伤感和思念之情。笛声吹过边塞,更加增加了诗中的愁情。

接下来,诗人以谢脁的诗作和夫差时期的水军来描绘润州的美丽和历史。谢脁被认为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作中描述了许多美丽的地方。夫差时期的水军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队之一,诗人通过描绘高城墙、强有力的弩和梦幻的云雾,展示了润州独特的历史风貌。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画角和钓歌来描写润州的人文风情。描绘了角色吹奏的飘江北和钓鱼歌声传向月中的情景,体现了润州人民的热情和浪漫的生活。

整首诗展示了润州的美景和历史典故,描绘了南朝时期的豁达氛围和东晋时期的风流时代。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历史典故,以及丰富的景物描写,形成了独特的诗意和赏析。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桃李逢春次第开,坐看零落付苍苔。压车麦穗黄云重,食叶蚕声白雨来。镜里顿惊年事速,天边谁挽斗杓回?可怜团扇尘侵损,又见生绡月样裁。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渚云低压云山暮,烟素横空落日斜。秋老江乡稻粱熟,一行征雁下平沙。

百里如何一日行,晴天犹自急追程。山云管得侬愁雨,强做催诗数点声。

半阴未雨。霁晓寒、轻烟薄暮。乍过了挑青,名园深院,把酒偏宜细步。满槛梅花,绕堤溪柳,径暖迁莺相语。春淡淡,渐觉清明,相傍小桃才吐。凝伫。山村水馆,难堪羁旅。甚觑著花开,频惊屈指,谩写奚奴丽句。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一任待,醉倚群红,花沾酒污。

大宇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箫声容与渡淮去,怀上魂须七日招。

翠岫临寒濑,先生老此中。钓耕轻万乘,要领戒三公。入宿星躔动,归来世网空。何人知此意,千古激浇风。

深巷浑无市井喧,主人有客便开樽。数竿修竹三间屋,几树间花一亩园。楚岫和云移怪石,秦淮流月下高源。此身且此渊明乐,母在高常子候门。

倦游踪迹查无凭,寥落过山城。客馆潇潇夜雨,披襟凤烛青荧。追思往事,十年一梦,堪笑堪惊。冉冉隙驹光景,依依嚼蜡心情。

路入溪声远,秋深树影稀。涧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诗战蜂腰怯,茶分粥面肥。胜游殊未厌,肯为夜寒归。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遗墨固藏神,希圣非立我。断后辄无前,实石即虚左。品定赋纤洪,义明分勇懦。端木语卫文,洙泗皆卿佐。孔子叙夷齐,后进尚嵬琐。从来一大事,几作鸿毛荷。知非言所及,结网鱼受课。谁持空空质,放纵无不可。兹门小精庐,荒寂众万过。欣余二三子,拙力守饥卧。杨花安得揽,飞去

同游漆沮后,已是十年馀。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月高城影尽,霜重柳条疏。且对尊中酒,千般想未如。

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无薇,美人不归。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满西山,不生夷齐。

林鸦泊泊飞,剩欲送斜规。城头八九子,月中三币枝。嚮晨常自警,邻暝不应移。王孙无巧弹,此夜正羁雌。

花阴转午清风细,玉燕钗头艾虎轻。

盘峤中间十里湾,绕山如蹑翠连环。两岐尽处忽回首,只在寻常一望间。

山连巫峡几千里,水阔沅湘三四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