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公郊行

忽忆儿童唱大堤,便携僚友出金闺。
清溪绕郭穿鱼市,瘦马寻芳踏燕泥。
酒美得辞花下醉,诗成谩向竹间题。
始知游衍来应晚,岸芷汀杨色已齐。

作品评述

《陪诸公郊行》是明代苏伯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想起儿童时唱着大堤的歌,
便和朋友一起出发,离开金闺。
清澈的溪水环绕着城郭,穿过鱼市,
瘦马寻找芬芳,踏上燕子的泥土。
美酒使人陶醉在花下,将诗篇题写在竹林间。
才知道游玩应该早些,河岸的芷草和汀上的杨柳已经齐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伯衡和朋友一同郊游的情景。诗人突然想起了儿时在大堤上唱歌的情景,于是决定和朋友一起离开宫闱,踏上郊游之旅。他们沿着清澈的溪水,穿越鱼市,骑着瘦马寻找美景,留下了自己的诗篇和墨迹。然而,诗人在游玩的过程中才意识到,这样的欢乐时光应该更早地体验,因为河岸的芷草和汀上的杨柳已经长得很茂盛了。

赏析:
《陪诸公郊行》以诗人的亲身经历为题材,通过描绘郊游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和怀念。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大堤唱歌、离开宫闱、溪水环绕、鱼市穿越、瘦马寻芳等情景,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中的"酒美得辞花下醉,诗成谩向竹间题"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陶醉的心境,以及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写在竹间的行为。最后两句"始知游衍来应晚,岸芷汀杨色已齐"则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它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乡村风光的美丽,还能感受到人生短暂和青春易逝的哲理。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抒情深沉,给人以诗意盎然的美感。

诗词推荐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亦从南院看新榜,旋束春关归故乡。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交亲醉几场。

系酒船、夜入古江楼,浑莫辨西东。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老去休休莫莫,谁识旧元龙。尚解被襟去,赋大王雄。回首演仙高处,问赤松无恙,舍子何从。便不然学稼,犹有相牛翁。小婆娑、东家故舍,也著侬、四下二之中。芗州外,溪风山月,鸥鹭盟同。

无念无营饱即嬉,老翁真个似婴儿。昏钟未动先酣枕,日上三竿是起时。

祖道密相传。得兔亡蹄守自然。眼界宽舒明太易,纯乾。日灿精华物自鲜。恍惚遍三千。预觉陵溪任变迁。海底浪翻龙出水,冲玄。迸彩神光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时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山屐已教休泛蜡,柴车从此不须巾。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沙打芳草几阴晴,縴板横拖百丈春。不解扁舟泛沧海,长年只作打滩人。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是真文殊,何须恁麽。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紫岩山阁倚残霞,素雪回看静碧沙。未有东风消不得,隔林犹似蕊珠花。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人世几番更面目,仙山依旧锁烟霞。

南来趋斗禄,出处最分明。不受吏尘触,常依古道行。宦情云样薄,心事水边清。待洗巢由耳,欹风听凤鸣。

蟋蜶入秋堂,青缸夜未央。李吾今夜恶,东壁灭余光。

闻道崔公作芦雁,端如庄叟玩鯈鱼。骞翔唼啑妙百态,君看老因般礴馀。

月在两山间,人在空明里。山色碧于天,月色光于水。心闲物物幽,心动尘尘起。莫向动中来,长愿闲如此。

新晴破积阴,淑气泛行襟。千里山河眼,百年耆旧心。霞飞沧海远,烟入绿村深。学剑江东者,茫茫不可寻。

苹藻降灵祗。聪明谅在斯。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八川奔巨壑。万顷溢澄陂。绿野含膏润。青山带濯枝。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歧。寄语纷纶学。持笔讵必知。

一夜圆吭绝不鸣,八公虚道得千龄。方添上客云眠思,忽伴中仙剑解形。但掩丛毛穿古堞,永留寒影在空屏。君才幸自清如水,更向芝田为刻铭。

虫有报雨蛙,竹树能攀援。青褐随所处,肤如凝脂鲜。长颈而方颔,顾盼升高颠。久晴初得雨,清声满林园。红蕉映白日,碧苇覆清泉。幽居乐清净,饮露如风蝉。俯视蝦蟆辈,迥然异凡仙。能鸣复善晦,所贵身名全。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