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书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疎。
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作品评述

《闷书》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闷来咄咄向空书,
怪底年来每事疎。
著脚左如旋磨议,
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
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
买将蓑笠去耕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描述了作者杨公远对自己读书的心态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的开头,“闷来咄咄向空书”,表达了作者读书时的无趣和沉闷。这里的“咄咄”形容作者的心境沉重,对书籍的期待与现实的脱节。

接着,诗中提到“怪底年来每事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岁渐长后变得事事不顺的感慨。这句诗用“怪底”一词,既流露出作者对自己的自嘲,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随后的两句,“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以夸张的比喻描绘了作者在学习上的困境。左脚如同固定在旋磨上,无法前进;而上竿鱼则是指鱼儿上溯逆流,克服重重困难。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学习进步的渴望与无奈。

下一句“不逢贤者休弹铗”,表明作者没有遇到贤明的人才,导致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展现。这句话中的“弹铗”指的是弹奏琴瑟,意味着作者的才华被埋没。

接着,“谩说侯门可曳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阶层的怀疑和不满。这里的“曳裾”意味着低下的姿态,作者认为自己在门阀社会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和机会。

最后两句,“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表明作者倾向于回归农田的生活。这里的“归农”代表了安守本分、务实生活的态度。通过以农耕为喻,作者表达了对清贫朴实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学识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疑惑。作者通过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自己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认同的困惑,同时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推荐

山林营小隐,此隐未为真。遗粟浑閒事,因金却误人。洞迷归去路,羽化本来身。后此岩居者,犹言寂寞滨。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谿桥。

城西古地昔同游,望月思家相对愁。明月秋来应更好,何人看月又悲秋。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奕奕双眉垂,颜如桃花两侍儿,问其姓名自不知。嗫嚅欲吐新奇词,岂亦有虎来护持。维摩高卧尽不应,蓬山藏史策马驰。三豪兀坐浑如痴,错认醍醐是酒卮,谁将此景付画师。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曦轮初转照仙扃,旋擘烟岚上窅冥。不得玄晖同指点,天涯苍翠漫青青。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青春送客黄家渡,千里汀洲带芳树。烟中历历白鸟来,日晏翩翩彩舟去。主人置酒江上屋,远客哦诗水边路。明朝花落更思君,海东月上青山暮。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疎梅几著花。

怀器潜山泽,逢时起薜萝。星辰占宝剑,雷雨化龙梭。禹穴书虽富,浯溪石未磨。门闾更须筑,有子继三科。

不问东风来未,冷冰冰中得意。谁於笔下外知,更有无味之味。

莫驱驰,公全道,来真性明光。谁知得,便是水中霜。应相从相见,人悟,物物俱忘。中有,华耀处,怎奈被云藏。详。语锐田,起屋震,地安房。教认清外,别蕴馨香。射昆山片玉,风共、谁话琅琅。辰动,阳佳节,金菊满庭芳。

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老去京华度寒食,闲来野水看东风。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烟雨三家市,黄门卜此居。著书千纸在,祠宇几掾疏。潮汐成今古,牛羊有里墟。举兵鉏逆节,风烈照无馀。

一春花下,幽恨重重。又愁晴,又愁雨,又愁风。

阳城淀里新来鴈,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蜀地名花迥出奇,玉环卯未醉时。只开春暖二三月,偶冒冬寒四五枝。晓带清霜浓传粉,晚迎红日淡匀脂。惜渠未敢轻攀折,子美如何少得诗。

野水冰生薄似绵,短亭梅发大于钱。想君归到江阳日,欲话今时已去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