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黄溍的《次韵方子践观潮》
拼音和注音
jiāng chuī bì wǎ rén shēng xiǎo , yún shǎn zhū qí hǎi qì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碧瓦:碧瓦bìwǎ青绿色的瓦
人声:人声rénshēng人类在说话、歌唱、哭泣或喊叫时发出的声音远处传来人声。
海气: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黄溍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原诗
潮生潮落有时休,朝暮吴儿几白头。
被发祗誇迎骇浪,侧身宁解障奔流。
江吹碧瓦人声晓,云闪朱旗海气秋。
后夜月明天在水,有谁能此试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