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方山人陵阳别业

方干有旧业,本在青溪东。
近卜陵阳隐,因怀庞德风。
百年耕陇上,八口寄庵中。
独羡渔樵侣,能将出处同。

作品评述

《寄题方山人陵阳别业》是唐代潘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干有旧业,本在青溪东。
近卜陵阳隐,因怀庞德风。
百年耕陇上,八口寄庵中。
独羡渔樵侣,能将出处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潘纬离别陵阳时的心情和思考。他原本在青溪东拥有一片旧业,但近来他决定隐居于陵阳,并且受到了庞德的风范的启发。诗人将自己百年来在农田中的艰辛劳作与养育八口之家寄托于庵中,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禅宗隐居者的羡慕之情。

赏析:
1. 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人离开了他原本的事业所在地,选择了在陵阳隐居。这种离别之情在诗中通过描述他的旧业和隐居的原因得以体现,表达了他对旧时光和过去生活的怀念。
2. 庞德的风范:诗中提到庞德,他是一个受到尊敬的人物。诗人因怀念庞德的风范而选择了隐居生活,这体现了他对庞德道德和品质的向往,并且希望能够通过隐居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境界。
3. 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之情。他将自己百年来的耕作和家庭生活寄托于庵中,表明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羡慕渔樵的生活,认为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与自然为伴。
4. 禅宗隐居的追求:诗人通过选择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禅宗隐居者的羡慕和向往。他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灵性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别旧业、选择隐居的心情,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和禅宗隐居的向往和羡慕之情。通过对诗中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递了他对自然、宁静和高尚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潘纬(生卒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前后在世。湘南(今湖南衡阳、衡山等地)人。咸通年间(860~874)进士。善诗,尚苦吟,造语新奇,风格近似贾岛,曾构思十年,成《古镜诗》,中有“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之句,为世传诵。其名篇《中秋月》、《琴》录入《全唐诗》,余多散失。

诗词推荐

忠简流余庆,文忠印此心。词章传世早,事业得君深。不尽风云会,宁知岁月侵。九重惊殄瘁,谗言舌方瘖。

秋老那复雨初晴,我行西郊赏西成。芦花飞空讶舞絮,枫叶满径纷吹萍。香秔幸惬一饱愿,晚菊亦吐三秋英。陂池更作嗣岁计,帝力浩浩仁群生。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布袍破后思宫内,锦袴穿时忆御衣。鹘子背钻高力士,婵娟翻画太真妃。如今憔悴离南海,恰似当时幸蜀时。

二年峡内厌羁束,此日江湖欣渺茫。炯炯晴鸥明晚色,悠悠残日动波光。远眸尽处即他境,叠嶂痕边仍旧乡。自是望乡须泪落,不缘风树使心伤。

藏山常恐负而走,壶中九华安在哉。忆似冷泉亭畔见,为君题作小飞来。

院门深锁落松花,东接蓬莱小海斜。绛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蚤听宣麻。凤凰池上人辞直,鸿雁江南客过家。幕府秋来清似水,吟诗应对白鸥沙。

碧云影裹倚栏干,鲸吸诗人酒量宽。惟有鉴湖堪避暑,遥知玉井正生寒。簪开翠策微通窍,滴下真珠满走盘。一叶偶因风飐破,帕罗香心岁时乾。

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歌声宛转色娉婷,种种春光无不有。春来何迟去何速,回首红颜忆骑竹。急须携酒听黄鹂,莫待杨花眯人目。

坚卧牛庵饱岁寒,恩书初许作黄冠。孙仙鼓老如相问,筋力犹堪上醮坛。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鸡豚殆尽官车过,豺虎犹存野老愁。万一皇恩更宽大,会令戈甲变耡耰。

人谓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绍定壬辰闰九月,已酉之夜彗星出。清台奏御,正衙避席。太官减膳羞,瞽宗彻音乐。鸡竿肆眚出囚系,龙扆责躬求谠直。精诚彻九垓,德音走重译。圜桥冠带虀盐生,筦窥熿熿对以臆。臣闻泰素朕形,玄黄辨色。左旋右转,一阖一闢。来伸往屈四时行,除旧布新寒暑易。恢恢天网疏,统理

平生翁子妙谈天,谁爱青山不爱官。一笑同看岩下井,秋来能更起微澜。

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

自昔悲歌地,刘生有墓祠。只余经世志,况值讳言时。去国英雄尽,还山事业迟。黄金旧台北,搔首动遐思。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下临湖海见三州。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忽惊河汉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少陵有幽事,止共阮生论。把酒与贤乐,为邦渐主恩。欻倾宾客坐,知出聘君门。胜识中郎面,区区对虎贲。

山池芳草绿初匀。柳寒眉尚颦。东风吹雨细如尘。一庭花脸皴。莺共蝶,怨还嗔。眼前无好春。这番天气杀愁人。人愁旋旋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