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
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作品评述

《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是宋代作家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

吾皇神武中兴,
我国需要整顿过去的舆图。
天命之下,岷峨山脉是国家的重要一角,
它象征着皇帝的权威。
我们要保护国家的咽喉,扶持国家的经济命脉,
不需要外援的医治之手。
我们已经有了治国的计划,
不需要旁观者的等待,
就像留侯、魏侯那样积极参与。
上天眷顾我国是因为我们仁厚待民。
国家充满了杰出的人才,
他们的才华像载满车斗一样丰富。
即使像中流的孤舟,
只差一发的力量就能扭转乾坤,
老年人也会有所作为。
请不要与秋风争辩,
宫室迁移,羽毛更换,
吟唱不绝。
看吧,幸运的星宿,太乙星照耀着皇宫,
这些敌人自然不能长久。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祝愿和对皇帝的赞美。首先,诗人提到了国家需要整顿舆图,意味着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接着,他强调了国家的重要地位和皇帝的威严,将岷峨山脉比作皇帝的头顶,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稳定。

诗人进一步提到了保护国家的咽喉和扶持国家的经济命脉,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渴望。他强调国家不需要依赖外援,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治理国家。诗人还提到了制定了治国计划,并呼吁旁观者积极参与,以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诗词中还表达了对国家人民的关怀和赞美。诗人称赞国家充满了杰出的人才,他们的才华丰富如装满车斗一样。即使是老年人,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诗人呼吁大家不要与命运抗争,而是应该顺应时势,迁移宫室,更换羽毛,以适应国家的发展。

最后,诗人对国家的前景充满了乐观。他提到了幸运的星宿太乙照耀着皇宫,预示着敌人的失败和国家的兴盛。整首诗词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繁荣的美好祝愿,对皇帝和国家的赞美,以及对人民的关怀和鼓舞。

这首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国家荣兴的向往,以及对人民才华和智慧的赞美。通过对国家和个人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兴盛的信心和对国家命运的掌控力。整首诗词中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的情绪,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繁荣的追求。诗人以岷峨山脉为象征,赞美皇帝的威武和国家的稳定。他强调国家需要整顿舆图,保护咽喉和扶持经济命脉,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关切和期望。

诗人对国家人才的称赞体现了他对国家潜力的认可,他呼吁旁观者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共同推动国家发展。诗人以中流孤舟的比喻表达了在关键时刻,即使是老年人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念。

最后,诗人预示了国家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乐观态度。他以太乙星宿照耀皇宫的形象,象征国家的幸运和命运的掌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赞美了皇帝和国家的伟大,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自信和对人民的关怀。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象,以及饱满的情感,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莽莽荡荡招殃祸,佛宝金轮翻铁磨。十波罗蜜变洋铜,饱吃多餐应不饿。

女子

大鼓作鼍鸣,美人花间相对行。忽闻横吹座中起,吹出双双鸾凤声。凤声微茫作复止,飞入青天彩云里。当筵盛酒金屈卮,酌酒劝君君莫辞。不见堂前桃李树,昨日花发今空枝。东家作官闹车马,西邻从军能骑射。一生长客边塞间,芳时不在乡国下。何如载酒鸣云和,手折山花行唱歌。少年

女子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女子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相望幸邻壤,犹得借余明。

女子

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豸冠亲谷弁,龟印识荷衣。座右寒飙爽,谈馀暮角微。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

女子

今日复何日,高槐布初阴。良辰非虚名,清和盈我襟。孺子卷书坐,诵诗如鼓琴。却去四十年,玉颜如汝今。闭户未尝出,出为邻里钦。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

女子

飞鸿衔子谩粉粉,万里西游始识真。不管吴霜微点鬓,来看蜀锦烂争春。倚阑定有司花女,秉烛仍留主夜神。异县赏心谁与共,故人新作坐中宾。

女子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

女子

游子征衣慈母线,此是太平桑下恋。岛夷卉服亦人情,何故云鬟偏教战。街头日日闻点兵,子弟家家尽远征。倾城欢送皇军出,夹道狂呼万岁声。众里抽针奉巾帨,不敢人前轻掩袂。一帨千人下一针,施与征夫作兰佩。大神并赐护身符,应有勋名答彼姝。比户红颜能爱国,军前壮士喜捐躯。

女子

昭然不昧处,灵照在胸中。

女子

旛竿袅影入青冥,暮鼓朝钟镇不停。劫火几灰龛底像,西风两减塔层铃。市人祈福心苗异,庙祝求金口角灵。三十六变登绝顶,日中长玩七元星。

女子

晴云嗥鹤几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欲问陆机当日宅,而今何处不荒芜。

女子

平分风月两悠哉,胜践春浓花未摧。萧寺适今重建阁,兰亭怀古共流杯。典型二老溪山重,唱咏诸公今日开。慙我枯肠元蹇涩,底教头上片云催。

女子

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鳌头一荡山虽没,乌足重安日不昏。晋客已知周礼在,秦人仍喜汉官存。自怜闲坐渔矶石,万级云台落梦魂。

女子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女子

清白传家,湛存授手。木落风高,水明月昼。双瞳冷用眉,片舌闲摇口。宗通也洞水逆流,孝满也曹山颠酒。

女子

自有安车自不知,劳劳奔走欲何为?回头打紧修工课,似我南山种豆时。

女子

租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予。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女子

露轻风细。中庭夜色凉如水。荷香柳影成秋意。萤冷无光,凉入树声碎。玉箫金缕西楼醉。长吟短舞花阴地。素娥应笑人憔悴。漏歇帘空,低照半床睡。

女子

无事何须出短篱,一关风月足朱扉。几回趿起芒鞋去,带得閒愁无限归。

女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