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僧二首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作品评述

诗词《寻僧二首》是唐代赵嘏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进行的分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殿宇参差,阳光斜照下坠落尘土,
庵堂在西边,一片云归去了。
深夜的寒泉,从何处落下?声音隔着山岩,偶尔听到叶子的轻声响。
溪水旁没有人,只有谷鸟飞过。
石桥横在木头上,上面挂着僧侣穿的衣服。
傍晚看云,倚在松树旁静静立着,
野水乱鸣,僧侣还未归来。

诗意:
这首诗以寻觅僧侣为主题,描述了一个僧侣寂静的庵堂,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描绘景物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将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山僻谷的宁静和僧侣的虔诚。通过描写殿宇、庵堂、山水等具体的景物,在读者心中绘制出一幅静谧安宁的画面。诗人还特别写到了天色渐暮时的云彩,以及野水的湍急声音,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诗词更具感染力,也增强了整体的意境。

整首诗以“寻僧”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朴实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细致地展现了僧侣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读这首诗词,会感受到宁静与平和的氛围,也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世故驱人殊未央,聊从地主借绳床。春风浩浩吹游子,暮雨霏霏湿海棠。去国衣冠无态度,隔帘花叶有辉光。使君礼数能宽否,酒味撩人我欲狂。

园中比比是花栏,只欠修篁十数竿。时见此君怜淅沥,春来何处得檀栾。黄初换叶应深惜,绿未成阴已好看。看取北窗风更冷,不须炎月用冰盘。

费尽千金写玉容,冀承恩幸宠深宫。妾心未改君心改,不及夭桃媚晓风。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破荒玉雪粲烟村,倚竹无言独断魂。三弄直须琴对越,一寒安用酒温存。家风巢许堪同社,心事夷齐可共论。应出缤纷几经紫,一枝开处自乾坤。

官身缚尘事,日日如丝棼。驾言适秋郊,开颜慰艰勤。大田平如席,多稼绿於云。早熟有饷获,晚播方耦耘。停鞭问父老,笑语何欣欣。今年大好麦,稻复当十分。天应怜百姓,似亦怜令君。我本无善政,谤骂常纷纭。独惭龙公赐,一念如相闻。尚忧北山外,渐有龟坼文。为尔乞终惠,洁济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拄杖穿云去,一坡仍一坡。地高山不峻,花少竹还多。家近登临便,人贤气味和。能诗老姚合,朝夕共吟哦。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

妇节今安仰,斯人古有光。鸡鸣不知雨,荠茂独凌霜。未拜金花诰,空悲玉树郎。藤舆帘蹙绣,无复出萱堂。

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欲下今朝泪,知君亦湿衣。

被底礼寅朝,去住随风扫。名呼章相公,侮嫚圆照老。不托和尚,两拳打翻。回头妖僧,一句骂倒。只看几著子,不必问他禅道。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

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

辛丑随浮梗,钟陵得盍簪。潜藩门若市,敛板客如林。气宇黄陂阔,词源陆海深。二豪谈正剧,一坐口俱瘖。诗社初容入,交盟后失寻。云山千里眼,梦寐八年心。九陌迎连璧,孤灯话断金。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虾菜随宜簇,茅柴取意斟。行藏更见告,文行互相箴。愤敌常旁午,忧时

因我疏慵休罢早,遣君安乐岁时多。世间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闲奈我何。

天河秋来有时见,秋江人去无还期。南风北风日争吹,三十六宫空泪垂。塞鸿已作随阳去,社燕宁论故巢住。安得胡越为一家,春风来访红桃花。

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晓来误入桃源洞。恰见佳人春睡重。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一扇俄惊起。敛黛凝秋水。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