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右潇湘夜雨。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
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
右洞庭秋月。

作品评述

《潇湘八景》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潇湘地区秋夜雨中的景色,以及湘水和湘月在秋季的清澈与明亮。诗中还出现了洞箫声和归客的描写,以及洞庭湖上的秋月景色。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右潇湘夜雨。
湘水秋更清,
湘月秋更白。
光辉一相荡,
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
巴陵夜归客。
右洞庭秋月。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潇湘地区秋夜雨景的感受。诗中描绘的湘水清澈透明,湘月明亮洁白,光辉相互辉映,水与月的边界模糊。诗中还描写了潇湘地区独特的洞箫声,以及夜归客人的身影。最后提到了洞庭湖上的秋月景色。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潇湘地区秋夜雨景的美好感受。清澈的湘水和明亮的湘月在诗中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水与月的边界不再明确,给人以虚幻的感觉,增添了诗意的层次。诗中还融入了洞箫声和夜归客的元素,更加丰富了诗词的意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潇湘地区秋夜雨景的独特之美。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可以在诗中产生共鸣,体会到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推荐

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馀荆棘场。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名实由来不可逃,悠悠毁誉亦徒劳。臧公已死言终立,不是轩裳世禄高。

奉劝人人,一一听分诉。不晓阴阳,怎知修行路。始初下手,炼就铅汞体。自有龟蛇,引入曹溪路。

一塔与云齐,寻僧路不迷。小舟沙鸟外,疎磬夕阳西。古树含云亚,春桥覆水低。鹫峰飞不去,夜夜子规啼。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星沉岭上人行早,月过湖西鹤唳稀。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

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贵妃专宠幸,天子富春秋。月白霓裳殿,风干羯鼓楼。斗鸡花蔽膝,骑马玉搔头。绣毂千门妓,金鞍万户侯。薄云欹雀扇,轻雪犯貂裘。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气和春不觉,烟暖霁难收。涩浪和琼甃,晴阳上彩斿。卷衣轻鬓懒,窥镜澹蛾羞。屏掩芙蓉帐,帘褰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斜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狞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

寤寐家山谒告还,锦衣驷马路人观。逢迎喜识词臣贵,行役谁言蜀道难。江上田桑应不改,里中牛酒欲交欢。岷峨信美毋多恋,盛典方资大手刊。

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

几万人家山水中,为官古雅少人同。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等闲呵出郭门近,轻棹绕湖寻佛宫。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

秋入眠床水一方,江湖风月坐来凉。浮浮爽气仙游去,身在苍烟白鸟行。

游丝浩荡醉春光,倚赖微风故故长。几度莺声留欲住,又随飞絮过东墙。

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刹标名姓,山山记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去年雪於腊,见晛迹已灭。今年天作花,再白遂凝结。鳞鳞甍相接,烂烂银互叠。平尺虽未盈,皓若布层氎。洪纤归一覆,高下同至洁。入夜更飘扬,未久复匼匝。打窗明映书,堆垣厚成堞。披衣起推户,勇不待明发。庭间数十挺,叶叶如楮刻。墙角南北枝,艳艳疑花压。遥想几青山,幻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