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斋居感兴二十首(其七)》
拼音和注音
yún hé ōu yáng zi , bǐng bǐ mí zhì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欧阳:中华姓氏之一,为汉姓复姓之首。
阳子:指伯乐。
秉笔:秉笔bǐngbǐ执笔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晋阳启唐祚,王明绍巢封。
垂统已如此,继体宜昏风。
麀聚渎天伦,牝晨司祸凶。
乾纲一以坠,天枢遂崇崇。
淫毒秽宸极,虐焰燔苍穹。
向非狄张徒,谁办取日功。
云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
唐经乱周纪,凡例孰此容。
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
春秋二三策,万古开群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