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玉轮。
万丈光悬金粟树,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一吟身。
¤

作品评述

《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是明代鲍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年曾作蟾宫客,望见宫中玉轮轮。万丈光芒悬金粟,三更时分落绛河津。可惜老兔深藏身,却有仙娥不嫁人。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唯一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鲍恂在中秋节时观赏月亮的情景和联想到的一些思考。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作为神仙的客人,在蟾宫中欣赏到宫中的玉轮(指月亮)。月亮散发出的光芒像金粟一样闪耀,照在绛色的河水上。然而,可惜的是,像老兔一样深藏在月亮背后,仙娥们却不愿嫁给凡人。最后,诗人回首归来,重返尘世,面对现实,只能在这个时刻的风露之中发出唯一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夜中的月亮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的“蟾宫客”是指诗人曾身临仙境,欣赏到了美丽的月亮。这种追求美好和超越现实的情感在中国文化中是常见的主题。然而,诗中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即仙境背后的东西是不可触及的,诗人回到尘世后只能在心灵中吟唱对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月亮的光芒和色彩,诗人展示了美丽和壮丽的画面,同时也通过老兔和仙娥的对比,突出了尘世与仙境之间的差距。最后,诗人以一种幽远的情感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精致的描写,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和思考。它呈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矛盾感。

诗词推荐

杨柳东风,海棠春雨。清愁冉冉无来处。曲径惊飞峡蝶丛,回塘冻湿鸳鸯侣。舞彻霓裳,歌残金缕。蘼芜白芷愁烟渚。不识阳台梦里云,试听华表归来语。

无人送半臂,子京剧可慕。遂中庶人风,两肩如渍醋。春事叹无多,老形惊已具。因知风有味,甘辛不与数。偏似食梅酸,齿牙软欲蠹。气逼秀才寒,情同女郎妒。喝风良有已,代醋三升故。岂我吟诗肩,瓮醯入偶误。不须更乞邻,但愿风可捕。云何忘厥患,俳谐了此赋。

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如今着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

云冷未全开。檐冰雨沍苔。入花根、暧意先回。一夜绿房迎晓白,空忆遍、岭头梅。如幻旧情怀。寻春上吹台。正泥深、十二香街。且问谢家池畔草,春必定、几时来。

亭午步江皋,谁云命不遭。爱风吹蛱蝶,怕雨烂樱桃。鑚火烹新乳,槌门觅小槽。今年奇事少,尘满旧征袍。

归心已动不容留,多谢君恩许退休。虽喜溪山归似旧,却惊岁月去如流。门前已是开三径,湖上何妨具一舟。莫道此时无伴侣,得公足可共遨游。

去年寒食柳溪头,着意寻花醉未休。今日天涯最惆怅,满江烟雨吊春愁。

人外遗世虑,空端结遐心。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苍生讵有物,黄屋如乔林。上德抚神运,冲和穆宸襟。云雷康屯难,江海遂飞沉。天工寄人英,龙衮瞻君临。名器苟不假,保釐固其任。素质贯方领,清景照华簪。慷慨念王室,从容献官箴。云旗蔽三川,画角发龙吟。晨扬天汉声,夕卷

寒鸦对立西风树,幽草环生白露庭。清坐苦无公事扰,高谈时有故人经。思君异日投朱绂,过我何时载渌醽。及此江湖气萧爽,最宜相值倒吾瓶。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拚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蔌蔌落红都尽,依然见此清姝。水沈为骨玉为肤。留得春光少住。鸳帐巧藏翠幔,燕钗斜亸纤枝。休将往事更寻思。且为浓香一醉。

镜裹看形见不难,徒劳流水与登山。演若达多头不失,狂怖自歇快平生。

结庐旧与青山对,修竹萧疏半不存。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

有疑不决直须争,强指砖磨马祖前。牛行不在车心打,当时鼻孔廓辽天。

虽然相去百余里,亦是同栖一片云。君向黄山我孤屿,思乡时节定思君。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琴右开易。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坐倚孤筇卧拥衾,重门未放野寒侵。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鹤长怀海上心。诗券负来应渐释,方书验后懒重寻。灯前细认银钩笔,不待平安报好音。

忆泛桐江水,真成照胆清。熟知渔父乐,恨乏钓船轻。身老不重少,潮平还复生。谁能似沙鸟,兴废了无情。

东窗终日静愔愔,消尽平生幻妄心。秋气未催群木脱,老怀先感百虫吟。屏风叠邃思庐阜,冠子峰高忆少林。安得吾身且强健,一藤随处更幽寻。

青天一朵云起东,斗黑怒雨骧玉龙。江头女子十七八,唤出八十老龙翁。龙翁掷珠引龙舞,女子笑满双颊红。天风吹动翡翠佩,骑龙直入蓬莱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