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月公兰若

孤村相叩嗜禅翁,一径春风到寺中。
人语悄闻杨柳绿,鸟啼幽出杏花红。
经残瘦坐焚香起,茗熟传题得句工。
足迹不留帘外土,小庭深寂雨空蒙。

作品评述

《春日过月公兰若》是明代诗人恒岳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村相叩嗜禅翁,
一径春风到寺中。
人语悄闻杨柳绿,
鸟啼幽出杏花红。
经残瘦坐焚香起,
茗熟传题得句工。
足迹不留帘外土,
小庭深寂雨空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拜访月公兰若寺的情景。诗人走过一条幽静的小径,感受着春风的吹拂,来到了寺庙里。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人们低声交谈,感受到杨柳已经变得翠绿,鸟儿的啼鸣透出杏花的红色。诗人看到寺庙中经书已经残破,一位瘦弱的老僧正坐在那里焚烧香火。他们共同品味着沏好的茶,传颂着诗句,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诗人离开时没有留下脚印,小庭院里静谧而空旷,被雨水所笼罩。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诗人恒岳淳对自然和禅宗境界的感悟与追求。诗人通过描述一个孤村中的禅宗寺庙,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他在春天的气息中来到寺庙,感受到了四周的静谧与生机。诗人通过对杨柳绿与杏花红的描绘,以及鸟儿的啼鸣,传递出春天的美好景象。而在寺庙中,诗人与一位嗜好禅宗的老僧相遇,两人共同品茶、传诵诗句,展示了他们对文学、禅宗和艺术的共同热爱与追求。

诗中的小庭深寂、雨空蒙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感觉。诗人并没有留下脚印,这或许是他希望保留一种清新纯净的状态,不被尘世所染。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禅意与思考,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内心宁静的思考。

诗词推荐

明河查上有仙翁,犯月撞星到碧穹。金阙东边银牓处,大书天地长男宫。

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三说。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逐客无书入帝城,灵光今阙几公卿。当时何敢书三宿,诸老谁招鲁两生。双碧崔嵬容雪卧,一黄觳觫了春耕。极知穷薄难为力,犹幸林间识太平。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秦汉区区了目前,周家风化遂无传。君看八百年基业,尽在东山七月篇。

一春客路厌风埃,小雨山行亦乐哉!危栈巧依青嶂出,飞花并下绿岩来。面前云气翔孤凤,脚底江声转疾雷。堪笑书生轻性命,每逢险处更徘徊。

五日舟行雨间晴,晚逢寒日上晴林。山因绝翳修眉展,水得无风坠镜深。可恨飘零独南北,不如水鸟共浮沈。向来止酒缘多病,新为清羸又一斟。

飞瀑挂晴霓,山门对小溪。晓行青玉峡,时听白猿啼。野竹樊蕉径,修桐间茗畦。傥容分席地,便此卜幽栖。

高门引冠盖,下客抱支离。绮席珍羞满,文场翰藻摛。蓂华雕上月,柳色蔼春池。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去年元夕,飘零书剑大梁城。春风九市花灯。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对一尊芳酒,满意歌声。断人行。梅花归梦,正一笑、柴门稚子迎。庭树鹊、何苦频惊。

养生未得仙人术,治病徒寻药裹题。安自从公橘中隐,细论火枣与交梨。

画栱无尘乳燕飞,薰风时复度罗衣。君王避暑蓬莱殿,向晚笙歌簇辇归。

解组亦常言,斯人何其果。才见北来鸿,俄闻南下舸。故人俱还山,酒钱谁寄我。嗟彼四海人,何限不举火。拯物岂不怀,仕路方坎坷。朱颜俗所轻,空自怜婀娜。同心渺天末,难鼓山阴柁。酌我犀角杯,遥思浇磊砢。

青山数里一溪横,片片花边舞燕轻。耕遍水田新雨足,晴天晓色柳风清。

已离南康县,不知何处村。荒郊霜洒道,野店犬应门。市尾人声闹,津头水气昏。云开双髻出,仿佛月梳痕。

老去那堪用,恩深未敢归。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仍将尺书报,勿复问从违。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霁雨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门开阊阖晓霞鲜,剑佩称觞玉座前。五福惠心敷下土,三呼稽首望层天。龙旗已荡淮祲,狼燧行清朔塞烟。复会东都临四海,众星环拱万斯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