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丘长史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
常骑马在嘶空枥,自作书留别故人。
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
最悲昨日同游处,看却春风树树新。

作品评述

哭丘长史

曾是先皇殿上臣,
丹砂久服不成真。
常骑马在嘶空枥,
自作书留别故人。

诗句遍传天下口,
朝衣偏送地中身。
最悲昨日同游处,
看却春风树树新。

中文译文:

曾经是先皇殿上的臣子,
服用丹砂却无法长生。
常常骑马在空空的马槽上嘶鸣,
亲自写下书信给离别的故人。

诗句被广泛传颂于天下,
朝廷的服装却只能寄托在地下尸身。
最令人悲伤的是昨天一起游玩的地方,
看到的却是春风吹拂下一片新的树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写的,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曾是皇帝朝廷的高官,但即使服用了丹砂也无法长生不老。他常骑马在空空的马槽上嘶鸣,寂寞的场景反映了他的心境孤单。

诗人自己动手写下书信,留给故人作别。这些诗句被广泛传颂于天下,但朝廷的荣华富贵只能寄托在地下的尸体上。这里体现了一个辞官归田的官员,他淡泊名利,感叹权势的虚幻和生命无常。

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同游的地方感叹时光的流失,新的叶子又一片片长出来,春风吹来,宛如新生的希望。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生的循环与再生。

整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权势富贵的反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希望的思考。诗中简练而深刻的读后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煌煌庭中菊,秋后各已花。玄霜下苍叶,憔翠同凡葩。采之或伤生,不采谓我遐。遗贱讵不然,无已安其家。萧条陶彭泽,归去随风沙。自古有如此,我何良叹嗟。季伦昔富贵,举国称石家。千金买绿珠,歌舞笑春华。醉归击珊瑚,恨不穷骄奢。黄尘洛阳起,里第生桑麻。仲尼卒旅人,历聘

问子瞻,何江湖,乃心魏阙君岂无。胡为放浪检束外,日与隐者相招呼。篮舆往往从以孥,灵运石壁无此娱,穷深极险兴未已,岂复更惮梯登纡。过客休夸衡与庐,天下此景君勿孤。欲将文字写物象,当截无限春江蒲。登高能赋属大夫,游览未厌嗟已晡。安得世上有绝笔,尽取君诗妆在图。

远爱春波正满湖,羡君东去是归途。吟诗好向月中宿,一叫水天沙鹤孤。

秀邑八百里,古今题画难。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北拆知蛮尽,南低见斗宽。路尽祝融寺,江倾儿率滩。

种花本欲娱行客,客子逢花特地悲。忽忽重阳今半月,依然青蕊网蛛丝。

江上楼高二十梯,梯梯登遍与云齐。人从别浦经年去,天向平芜尽处低。

落尽藤花始一游,绿杨如握可维舟。手持茗碗哦诗罢,半岸纱巾露白头。

东平贵公子,意气区中窄。手捻金仆姑,青丝飞赭白。欲系单于颈,封侯取鼎食。四十心未展,垂翅渭川侧。前日来坐上,天庭见黄色。今朝报恩书,戎幕进新职。崆峒古用武,高旌出锋镝。君当谐素期,洗剑秋泉碧。嗟予病摧颓,对别还凄恻。待君载旆归,我作山中客。

珍重萧滩刺史贤,能令四海遍皇恩。奏篇才上旋如请,明主何尝不可言。彼已任教书课最,苦人方称册临轩。正愁举世皆喑哑,也有朝阳凤叫阍。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直下犹通信班会,寻言转更赊。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只是垂杨最先得,每朝来觅向东枝。

临轩解褐赐汤沐,一节两节水苍玉。气严惯尝志士胆,格高厌食太官肉。此君可人如西湖,荷边冰簟三更铺。心知爽快不宜过,奈此风月人间无。

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应向丹阳郭,秋山独掩扉。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一别沧洲远,兰桡几岁归。

懒将功业勒燕然,闭户深居二十年。嗟尚强颜纡郡绂,老来犹未得归田。

分将翠色来雩邑,倏尔清风植府庭。先生高卧何由见,想在渔州弄紫萍。

顷年应聘漫谈经,喜向寒窗访聚萤。抚字昨惭书下下,佩衿今羡领青青。傥来富贵皆尘土,无尽诗书自日星。珍重圣贤垂轨范,不尤臧氏不尤邢。

一枝栖已定,旧丛未全贫。白水连三亩,青山作四邻。鸟虫披古篆,牛马应时人。独爱林间月,无由寄许询。

朝雨自应雨,晚晴真是晴。犹经水曲折,方得寺纡萦。鸟唤声何好,云归迹故经。青山能见导,破衲可无迎。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绮罗丛里,独逞讴吟。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凝态掩霞襟。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嘹亮处,回厌弦管低沈。时恁回眸敛黛,空役五陵心。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