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程弟

三径风烟手自开,春猿秋鹤几徘徊。
松根石铫烹鱼眼,老子行山又一回。

作品评述

《次韵程弟》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条小径风烟自然开,春天的猿猴和秋天的鹤鸟在此徘徊。松根下的石铛烹制着鱼,老子再次行山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间景色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对山中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风烟、猿猴、秋鹤、松根下的烹鱼和老子行山等元素,展示了大自然的恬静与生机,以及山中生活的宁静与乐趣。

赏析:
诗词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三径风烟手自开"形象地表达了山间小径上飘荡的风和烟雾,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春猿秋鹤几徘徊"则通过描绘猿猴和秋鹤在山间徘徊的景象,表达了四季变迁中自然界的动态美。"松根石铫烹鱼眼"揭示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人们在松树根下用石铛烹制鱼,享受着山间的美食。"老子行山又一回"则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以及不断重复的山中往来的情景。

整首诗词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与人物活动,作者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宁静与惬意,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纯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山中生活的描写,展示了方岳细腻的艺术感受和独特的观察力。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二八女儿初弄容,妆成意态有纤浓。点乱胭脂痕片片,潮生醉脸晕重重。

万壑千岩秋欲阑,金商点缀破天悭。未须狂雨相将去,且索西风一笑还。香列酴醾檐萄右,清宜茅舍竹篱间。闻君画柳为眉妩,可复扶花上髻鬟。

睡起东窗日已红,扶头宿酒未惺松。南阳一梦何关醉,自爱终身作卧龙。

东风忽无情,吹我园中花。繁红与艳紫,零落委泥沙。鸣鸟亦何事,啾啾竟諠哗。须知盛已极,委弃欲谁嗟。

天将转冷势连日,云欲开晴雨数丝。造物从容消长处,盍将人事此中推。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去来无罣碍,踢踏活虚空。射杀南山虎,翻身控角弓。上无攀仰,下绝己躬。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于穆思文,克配上帝。涓选休成,遵扬岩术。祗牙明诚,肃陈量币。享兹吉蠲,申锡来裔。

残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高人合着山岩裹,纵有穷愁彻底清。

平生久矣服时名,况复亲闻玉唾声。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尤能倚马成。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重重金殿里,锁向帝王家。纵得游灵沼,何如睡暖沙。

甘滋不假蜂房取,美种疑随鹤驭来。方朔偷桃徒语尔,安期食枣足珍哉。

还乡信自乐,望近转於邑。阿母见儿归,定自持侬泣。

不怕春寒更出游。兰桡飞动却惊鸥。烟光佳处辄迟留。屏曲未曾歌醉梦,眉尖空只锁闲愁。从教丝柳绊行舟。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黄龙结制没规绳,超过诸主半月程。莫怪七颠并八倒,大家日午打三更。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望一枝颖脱,寒流林外,为传春信,风定香浮。断送光阴,还同昨夜,叶落从知天下秋。凭阑处,对冰肌玉骨,姑射来游。无端品笛悠悠。似怨感长门人泪流。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当年太液,调鼎和馐。樵岭渔桥,依稀精彩,又何藉纷纷俗士求。孤标在

痴根爱种力锄除,一段灵明是旧基。插草天人深会意,拈华尊者笑开眉。鱼行大士须珍重,布袋憨僧且伏惟。处处鼻头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谩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