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车马东方晓,风月山川北固凉。

作品评述

《句》是宋代元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笙歌车马东方晓,
风月山川北固凉。

诗意:
这首诗以东方的旭日、风月、山川和北固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和宁静寒凉之地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东方的早晨,展现了旭日冉冉升起的美景。"笙歌车马"形容了繁忙喧嚣的城市生活,给人一种热闹繁忙的感觉。而"东方晓"则表达了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希望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风月山川北固凉"描绘了北方的山川风景和凉爽的气候。"风月"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和月光的美妙。"山川"则指的是山脉和河流等壮丽的自然景观。"北固凉"表示这个地方位于北方,凉爽宜人,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东方的早晨和北方的山川凉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宁静凉爽之地的向往。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清新宜人之感。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元绛的生平

  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奸情杀夫。百姓无不称颂。

  宋朝时江宁县推官元绛(字厚之,谥章简)代理上元县时,有甲乙两县民酒醉后互殴,甲回到家中就醉卧在床,不料在半夜竟被人砍断双脚。甲妻指称凶手是乙,于是乙被逮捕入狱,不久甲因伤重不治而死。

  但是元绛却对甲妻说:“乙已招供认罪,你就先回去料理你丈夫的后事吧!” 接着他暗中派吏卒尾随甲妻,暗中监视。果然发现一名僧人远远望见甲妻就迎了上来,低声谈论。元绛接获报告,立即派人逮捕甲妻,厉声质问。甲妻见形迹败露,只好一一从实招来。

  事后有人请教元绛,元绛说:“我见甲妻虽哭但并不悲伤,再说与死者同睡一榻,为何身上竞没有沾上一滴血迹呢?所以我判断这其中必有奸情。”

  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在台州任上,出库钱建房数千,安置遭大水灾而无家可归的流民,修城门,设水闸,以防洪涛。继调广东转运使,当时侬智高起兵反宋,他修治城廓、水寨25座,筹备军饷器械,因御敌有功,转为度支判官。

  皇祐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熙宁年间,为翰林学士,拜三司使,后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诗词推荐

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寡欲虽少病,乐天

故交三四人,闻别共沾巾。举目是陈事,满城无至亲。身从丧日病,家自俭年贫。此去何堪远,遗孤在旧邻。

数当今人物,问谁似,玉堂仙。但苏子才名,居中未几,补外何偏。天公意深有在,要周流、海内作师传。万古斯文正脉,一生前圣遗编。胸襟理胜自超然。虽老未华颠。念厚禄崇资,真成大耐,何计荣迁。心期岁丰民乐,更公庭、无讼酒如川。唤取梅花为寿,看他老桧千年。

匡济难道合,去留随兴牵。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箕裘空在念,咄咄谁推贤。无用即明代,养痾仍壮年。日夕望佳期,帝乡路几千。秋风晨夜起,零落愁芳荃。

师者人之范,辨惑正吾疑。苟不就有道,伥伥其何之。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

崖窦乳堪啜,凝眸翠作屏。老禅初定起,山鸟中呼名。

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玉阶斗采忘忧草,水殿临观竞渡舟。

园林日夕好,花繁时鸟飞。少年玩芳物,不饮成坐悲。只今未白发,念昔已依依。纷华战吾道,决胜当有归。挫锐培其根,外槁中匪衰。念方终日行,辎重安得违。

交游昔岁已凋零,第宅今来亦变更。旧庙荒凉时飨绝,诸孙饥冻一官成。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岁俭山田薄,秋深晨服寒。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会被公车荐,知君久晦难。

穷愁四十鬓华侵,肘卧垂杨感慨深。遗墨未乾园令札,悲弦长绝献之琴。嗟贤有梦龙占苦,对臆无言鵩坐阴。三步过车绵酹薄,死生从此隔朋簪。

晚西寒雨湿黄昏,爱睡山僧已闭门。独自倚栏还独笑,男儿心事与谁论。

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似繁花。

天宇泬寥山气肃,云寒树立无声。读书岩下石纵横。红尘飞不到,溪水自澄清。疏影暗香沙路古,何妨曳杖间行。巢林冻雀不曾惊。晚钟穿翠霭,来共话平生。

旧岁今宵去,去去实不去。新年明日来,来来实不来。万古长空无变异,循环日月空相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