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正甫二首

河汾坐下旧诸生,拔颖丛中学早成。
公相品题文艺价,乡人辟易义风情。
本来云雨蛟龙志,老去山林猿鹤盟。
桂子不须坟上落,此君原自不争名。

作品评述

《挽张正甫二首》是宋代陈著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的张正甫的悼念和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河汾坐下旧诸生,
拔颖丛中学早成。
公相品题文艺价,
乡人辟易义风情。

诗意:这是一首悼念已故的张正甫的诗,诗人陈著是在河汾(地名)的地方,回想起与已故的张正甫一起学习的时光。张正甫年轻时就已经显示出才华,他的文才和艺术价值备受赞赏,不仅受到朝廷官员的赏识,也受到乡亲们的尊敬。

赏析:诗人以河汾为背景,展示了张正甫早年的学习经历和成就。张正甫在早年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迅速脱颖而出。他的文艺才华被朝廷重视,被评为“公相品题”,显示出他的艺术价值和才华。同样,他在乡里也因其独特的风采和高尚的品德而受到尊敬和赞美。诗中表达了对张正甫早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他才华出众和人格魅力的赞美。

第二首:
本来云雨蛟龙志,
老去山林猿鹤盟。
桂子不须坟上落,
此君原自不争名。

诗意:第二首诗继续表达了对张正甫的赞颂。诗人称赞张正甫本来志向高远,像云雨中的蛟龙一样壮丽,但他在晚年选择了隐居山林,与山中的猿猴和鹤鸟结盟。诗人认为,张正甫的墓地不需要人们流连,因为他本来就不追求名利。

赏析:诗人以蛟龙、猿猴和鹤鸟等形象来描绘张正甫的志向和境遇。蛟龙象征着张正甫早年的雄心壮志,而他晚年与山中的猿猴和鹤鸟结盟,表示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宁静与自然。诗人认为,张正甫无需追求世俗的名利,他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品格和他对艺术的追求。诗词通过对张正甫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佩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正甫的回忆和赞美,展现了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诗人陈著通过描绘张正甫的早年成就和晚年隐居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敬意。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生的轨迹,同时也表达了对名利追求的反思和对内心追求的赞美。

诗词推荐

紫芝仲白飞仙去,常恐英才不复生。人叹斯文逢厄运,天留此老主齐盟。执鞭孰可为之御,序齿吾犹事以兄。未必时人能着价,后千百载话头行。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古村荒石路,岁晏独言归。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围。虬龙宁守蛰,鸾鹤岂矜飞。君子固安分,毋听劳者讥。

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

涨溪者为谁,人骨皆已朽。我来寻故迹,溪荒乱泉吼。惜哉幽胜事,尽落唐贤手。唯余旧时月,团团照山口。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半世崎岖鬓已凋,元知官职忌之招。几番恶梦觉已晚,一片好心磨不消。枕上岂堪思往日,樽前更莫计明朝。此身若也填沟壑,犹有来生答圣朝。

高钟号月掩岩扉,遥想幽人不梦时。曾听微言知见妙,应怜懒我用功迟。帻疏种种宁相贷,窗静山山尚可疑。傥有一单容过客,眼中须接秀峰奇。

春日成都寺,桐华一院芳。窗疎红卷跋,焙暖雪吹香。论事惟三代,评诗宗晚唐。开编疑未莹,今欲扣山房。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叔季滔滔未见刚,每闻健论意差强。向来曾劾灯笼锦,老去聊凝画戟香。世运横流安所止,圣朝未舍岂容藏。几回欲上铃斋谒,衰病无因可去乡。

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

淡红衫,缕金裙。

霏霏漠漠暗和春,幂翠凝红色更新。寒入腻裘浓晓睡,细随油壁静香尘。连云似织休迷雁,带柳如啼好赠人。别有空阶寂寥事,绿苔狼藉落花频。

老来筋力倦登山,契阔梅花几日间。莫与梅花筋力倦,且推一雪阻跻攀。

角声三品。银漏更残将欲尽。盏遍华筵。玉粒琼瓯散又圆。知君洪量。不用推辞须一上。满劝殷勤。祝寿如同福禄星。

烂醉是生涯,折腰良可唧。欲酒对黄华,乌纱奚足爱。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落花流水何纷纷,三分春色二分尘。黄鹂绕树恋不得,蝶蜂浪作花都巡。昨日繁华今寂寞,飘零多属风雨晨。金谷无人粉香死,锦踪绣迹俱成陈。世人重花不重叶,林园自此无精神。东君年少时,酷爱枝头花。庸奴桃李妾姚魏,满蹊未数黄娘家。一朝弃背春风老,懒踏长门阶上草。芳菲特暂

和靖终身欠孟光,只留一鹤伴山房。唐人未识花高致,苦欲为渠聘海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