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四)》
拼音和注音
gēng fù shěn nì yě zhòng yì , mào lù tú sū yǐn yuán j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
沈溺:亦作“沉溺”。沉没在水中。沉迷,迷恋。泯灭。谓陷入某种困境或苦难中。沉沦,隐伏。风湿病。指被埋没的贤才。比喻苦难、痛苦的处境。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耕父沈溺野仲殪,帽漉屠苏饮元吉。
曼曼秉烛长夜游,暧暧欲倦频迟留。
青春未阑人白头,祖宗骑马儿豢牛。
画桃十丈堂下树,可怜移种邙山陬。
邙山阴阴多柘楸,饿魂黑夜追鸺鹠。
鸺鹠一声乱叶落,西市磨刀方霍霍。
西市磨刀东市乐,醉券千田注孤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