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晦翁十梅·赋梅

岂无和靖诗,亦有广平赋。
多为花写真,终难尽佳处。

作品评述

《次韵朱晦翁十梅·赋梅》是宋代作家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尝不有和靖诗,也有广平赋。
多是描写花朵的真实,但终难以尽其佳处。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王炎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他指出,尽管有很多优秀的文人诗人写过关于梅花的诗作,但是要完全描绘出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却是很困难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示了王炎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他提到了其他文人写过的优秀梅花诗作,暗示了梅花是一个广受文人推崇的主题。然而,王炎也指出,尽管有众多的诗歌描写,梅花的美丽之处仍然难以被完全表达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梅花的美与众不同,它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给人一种坚韧和顽强的感觉。梅花的形态独特,花瓣洁白如雪,散发淡雅的香气。它的美丽之处超越了诗人的笔墨所能描绘的范围。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它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意味着无论如何描绘,都难以完全捕捉到梅花的魅力。这种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词更加丰富和动人。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七宝为床坐殿衙,金猊双立喷飞霞。自缘积恶难安享,不得全躯作帝羓。

不愁世路太行难,自叹行藏愧孔颜。借榻寺中分两寺,思乡山上又重山。凄然碧草天连远,轮与白云僧对间。我亦天涯流落客,何时同赋大刀还。

竹树谁家跨小桥,清溪一逞抱山腰。不须更倩王摩诘,水墨平铺百尺绡。

八十加三迎九十,还似婴童。

视手谈欢乐。子观之迷错。本运玄机。个却为戏谑。作。言作。怎解

宿雨收茅屋,群鸡叫远村。病羸深拥褐,厨罄晚开门。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至今池水涵馀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露湿青松细细香,旋呼拄杖踏斜阳。三生旧发游山愿,一卷新传辟谷方。云外未论笙鹤近,尘中实厌簿书忙。拾樵汲涧俱清绝,聊为煎茶一据床。

种得桑栽接始成,剃锄长及夏时营。叶黄已说都无价,蚕老那知转更平。自是初头放种薄,曷能断手有丝嬴。田租减放犹科校,况此全催可后程。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王业致艰难,功成退自安。闲中犹有俸,品外更无官。洛水垂帘听,嵩峰凭几看。唯应问安诏,时复到门阑。

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

角冠闲戴任欹斜,骑马人稀到我家。僧体盘餐唯筍味,道情栏槛只松花。惊回驯鹿林閒犬,聒杀灵龟雨后蛙。春去寻常何足叹,自将寂寞并繁华。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人瞻甫里歊埃外,诗著苏州伯仲间。爽气凭销残暑尽,钩窗不用对西山。

一家千里赴吴陵,沿道迟留不问程。风物萧条乡愈远,山川开豁眼增明。春田未有归耕计,夜雨聊听对榻声。幸向莱庭同戏彩,回头终有愧难兄。

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初闻携一束,俄见赋三都。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秃翁老无力,爱助尚区区。

隔江青山青欲流,江云洗尽江风秋。幽人小艇江上游,碧波万顷无白鸥。我知幽人爱潇洒,岂是机危鸥不下?浩歌唤酒来船头,笑杀桃源种桃者。

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新雨过,绿连空。蝶飞慵。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