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台闽粤王庙

海角钓龙人杳杳,云间待雁路迢迢。
若为借得山头石,每到商秋坐看潮。

作品评述

《游南台闽粤王庙》是宋代诗人詹体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角钓龙人杳杳,
云间待雁路迢迢。
若为借得山头石,
每到商秋坐看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览南台闽粤王庙的景象。诗人远眺海岸,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渔夫在海角上垂钓。云彩缭绕,等待迁徙的雁鸟的路线遥远而漫长。如果作者能够借来山顶上的一块石头,每年商秋时节他都会坐在那里,观赏潮水的涨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对大自然变化的感悟。诗人通过描述孤独的渔夫垂钓和等待迁徙的雁鸟的场景,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的"海角钓龙人杳杳"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渔夫孤独的形象,也暗示了他与大自然之间的默契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云间待雁路迢迢"一句则揭示了雁鸟的迁徙路线遥远而艰难,也暗示了人类对大自然变迁的期待和无奈。

诗人希望能够借得山顶上的一块石头,每年商秋时节坐在那里观赏潮水的涨落。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商秋时节是潮水涨落最为壮观的时候,诗人希望通过坐在山顶上,静静欣赏潮水的起伏,感受自然的力量和宏伟。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凝视,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寄托了自己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推荐

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心月孤圆自不知,不涉圆亏光影灭。马师父子错商量,拂袖便行犹未彻。诸人还见心月麽,急著眼看,重重金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虚屏汉宫里,有女《白头吟》。色倚琉璃怯,秋来湘水深。欢情张画烛,愁坐掩清砧。莫为苍蝇误,君王在上林。

彩凤穿花啄石苔,玉窗琼户紫烟开。山人不说罗浮梦,却忆玄都观里来。

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和靖先生坟巳荒,空余松竹故苍苍。王孙自洗鸬鹚扚,满酌真珠酹一觞。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纤月照幽林,秋气一何爽。散步豁烦襟,旷然息群想。忽闻玉磬里,冷冷送清响。顿令尘虑空,颇觉道心长。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客有忘形物我间,寸丝不挂漫垂竿。游鱼得计洋洋乐,人作四方丙穴看。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河湟形胜厌西陲,忽觉连营列汉旗。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旆印累累。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玉塔界山松霭外,荻花翻雪晚风前。轮蹄漠漠红尘里,不著藤萝锁洞天。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熟视天机日日新,无边物色尽横陈。人教巧手工摹写,粉墨何能便逼真。

十年争席听渔樵,办着心情耐寂寥。老觉岁华殊易迈,愁嫌日晷似难消。纵无诗句题桃板,也有春光到柳条。何限贵人近俱殀,镇长穷健不逍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