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作品评述

送僧归日本翻译及注释

翻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注释
⑴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住:一作“至”,一作“去”。
⑵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一作“东途”。
⑶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一作“浮云”。沧海:即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故名。
⑷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法舟:指受佛法庇佑的船。一作“法船”。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
⑸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像水中月那样虚幻。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
⑹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⑺惟怜:最爱;最怜。一作“惟慧”。一灯:佛家用语,比喻智慧。一作“一塔”。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送僧归日本鉴赏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前两句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暗示归途邈远。“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此诗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

  此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全诗前半部分写日本僧人来华,后半部分写日本僧人回国,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充满宗教色彩,带有浓厚的禅理风格,并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全诗遣词造句融洽、自然,足见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送僧归日本创作背景

  唐代国势强盛,日本派了不少遣唐使来到中国,还有不少僧人同来学习文化、技艺,求取佛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这首诗是作者赠送给即将回国的僧人的,当时诗人在长安。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祕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春秋思报本,忠孝原有祠。仪物修孔时,击鼓吹豳诗。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链师天上仙。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弧门此日犹能记。叹居诸难系。弹指片声中,不觉流年,五十还加二。儿童寿酒邀翁醉。笑欣欣相戏。休画老人星,白发苍髯,怎解如翁似。

密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蜜成万蜂不敢尝,要输蜜国供蜂王。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老蜜已成蜡,嫩蜜方成蜜。蜜房蜡片割无余,老饕更来搜我室。老蜂无味秪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儿。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毁我室取我子。

木落霜清水鸟呼,扁舟夜泊古城隅。吹残画角钟初动,低尽寒空斗欲无。浪迹已同鸥境界,远游方羡雁程途。高樯健席从今始,遍历三湘与五湖。

爱此千年器,如见古人面。欲弹换朱丝,明月当秋汉。我愿宫商弦,相应声无间。自然召南风,莫起孤琴叹。

正是花时节,思君寝复兴。市沽终不醉,春梦亦无凭。岳面悬清雨,河心走浊冰。东门一条路,离恨正相仍。

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张郎肥马衣轻裘,俊气轩轩不解愁。曾立玉墀联近侍,新持金节领诸侯。屠龙伎俩终须用,探虎功名未肯休。去矣范滂联缓辔,太行云路戒摧舟。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

我闻恰似饮甘露,非自非他谁作做。累生未了此真身,致使同他入梦户。

郊居近郭非寂寞,蟠竹结茅依野塘。白屋老人谈黍稷,青云学士送文章。藕花开后满船月,枫叶落时缘路霜。年过三纪不称意,随分江湖作醉乡。

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征虞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半冬无雪懒吟诗,薄暮纷纷喜可知。衣上惹来看不足,竹边听处立多时。光迷曙色侵窗早,片舞寒空到地迟。今日使君吟望好,一车飞絮醉褰帷。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凰。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

便便满腹贮诗书,狗监何人荐子虚。半世一官供偃蹇,群公极力藉吹嘘。莫辞去佐芙蓉幕,犹胜閒乘觳觫车。文雅风流府中望,它时合在玉堂居。

韩愈南投瘅海波,元和天子老中讹。檀檐金墄犹堪笑,愿作重来赴火蛾。

阿邕才识面,转盼便回春。药笼还君富,诗囊笑我贫。学遵东鲁训,句逼晚唐人。五字论交意,吟边忆李频。

三峡打头风,吹回荆步。坎止流行谩随遇。须臾风静,重踏西来旧武。世间忧喜地,分明觑。喜事虽新,忧端依旧,徒为岷峨且欢舞。阴云掩映,天末扣阍无路。_鞭归去也,鸥为侣。

素天晴。散华瑛。薄淡灵烟满地横。寒光爽*清。宝精凝。玉辰澄。两曜交光灿日明。琅?点岁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