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作品评述

湛露翻译及注释

翻译
早晨露珠重又浓,太阳不出不蒸发。如此盛大的晚宴,不喝一醉不回家。
早晨露珠重又浓,挂在丰茂草丛中。如此盛大的晚宴,设在宗庙真隆重。
早晨露珠重又浓,洒在枸杞酸枣丛。光明磊落的君子,个个都有好名声。
高大椅树和梧桐,结的果实一重重。和乐宽厚的君子,处处表现好仪容。

注释
⑴湛湛:露水浓重的样子。斯:语气词。
⑵匪:通“非”。晞(xī):干。
⑶厌(yān)厌:一作“懕(yān)懕”,和悦的样子。夜饮:即晚宴。
⑷宗:宗庙。载(zài):则,一说充满。考:成,一说“考”通“孝”,另一说“考”指宫庙落成典礼中的“考祭”。
⑸杞(qǐ)棘(jí):枸杞和酸枣,皆灌木,又皆身有剌而果实甘酸可食。
⑹显允:光明磊落而诚信忠厚。显,光明;允,诚信。
⑺令德:美德。令,善美。
⑻桐:桐有多种,古多指梧桐。椅:山桐子木,梓树中有美丽花纹者。
⑼离离:果实多而下垂貌。犹“累累”。
⑽岂(kǎi)弟(tì):同“恺悌”,和乐平易的样子。
⑾令仪:美好的容止、威仪。仪,仪容,风范。

湛露鉴赏

  此诗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两句均为起兴,且兴词紧扣下文事象:宴饮是在夜间举行的,而大宴必至夜深,夜深则户外露浓;宗庙外的环境,最外是萋萋的芳草,建筑物四围则遍植杞、棘等灌木,而近户则是扶疏的桐、梓一类乔木,树木上且挂满果实——此时一切都笼罩在夜露之中。

  “白露”“寒露”为农历八、九月之节气,而从夜露甚浓又可知天气晴朗,或明月当空或繁星满天,户厅之外,弥漫着祥和的静谧之气;户厅之内,则杯觥交错,宾主尽欢,“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仪礼·燕礼》)内外动静映衬,是一幅绝妙的“清秋夜宴图”。

  若就其深层意蕴而言,宗庙周围的丰草、杞棘和桐椅,也许依次暗示血缘的由疏及亲;然而更可能是隐喻宴饮者的品德风范:既然“载考”呼应“丰草”,“载”义为充盈,而“丰”指繁茂,那么“杞棘”之有刺而能结实不可能与君子的既坦荡光明(显)又诚悫忠信(允)无涉,更不用说桐椅之实的“离离”——既累累繁盛又历历分明——与君子们一个个醉不失态风度依然优美如仪(与《小雅·宾之初筵》的狂醉可对看)的关系了。只是至此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意象“湛湛”之“露”究属何意。

  前人大多理解湛露既然临于草树,则无疑象征着王之恩泽。若就二、三章而言,这也不差,只是以之揣摩首章,却不像了。露之湛湛其义蕴犹情之殷殷,热情得酒之催发则情意更烈,正好比湛露得朝阳则交汇蒸腾。

  此诗章法结构之美既如陈奂所言“首章不言露之所在,二章三章不言阳,末章并不言露,皆互见其义”,又如朱熹引曾氏曰:“前两章言厌厌夜饮,后两章言令德令仪”。后者需补充的是:在这两者之间,第三章兼有过渡性质(一、二承上,三、四启下)。雅诗的章法结构比风诗更为讲究,于此亦见一斑。

  音韵的谐美也是此诗一大特点:除了隔句式押韵外,前两章以一、三句句头的“湛湛”与“厌厌”呼应,去和二、四句句尾的脚韵共构成回环之美;至后两章则改为顶真式谐音,表现为“杞棘”的准双声与“显允”的准叠韵勾连,而“离离”的双叠也与“岂弟”的叠韵勾连(作为过渡,三章“湛湛”与“显允”的尾音也和谐呼应)。

湛露创作背景

  《小雅·湛露》属二雅中的宴饮诗。《毛诗序》:“《湛露》,天子燕(宴)诸侯也”,又《左传·文公四年》:“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卫国的甯武子出使到鲁国,鲁文公设宴招待他,还为他赋诗。甯武子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回答。鲁文公让行人私下探问是为什么,甯武子回答说:“下臣以为鲁文公是在练习而演奏的。从前诸侯在正月到京师朝贺天子,天子设宴奏乐,这是赋《湛露》这首诗,天子坐在朝堂上,诸侯要听从天子的命令。”因为这是天子为诸侯设宴时才能赋的诗,甯武子不敢承受这样的大礼,所以他没有回答。可见《小雅·湛露》这首诗是天子宴请诸侯时才演奏的乐曲。至于所宴饮之诸侯为同姓还是兼有异姓,前人尚有争议。从《小雅·六月》的《小序》有“《湛露》废则万国离矣”来看,似应兼同异姓而言;唯诗中明明有“在宗载考”,古“考”“孝”多通用,而“宗”则不论解“宗庙”或“宗族”,总属同姓,可见诗本同姓贵族的宴饮诗,约春秋时已用为天子宴飨诸侯的乐章。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烟雨中间几白鸥,藕花菱叶小亭幽。紫莼共煮香涎滑,吐出新诗字字秋。

诗经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对暮天、疏雨话乡情,更筹急。嗟世眼,迷朱碧。矜气势,才呼吸。彼蔡章安在,千年黄笔。腐鼠那能鹓凤吓,怒蜩未信冥鹏翼。与史君、酌酒酹兴亡,浇今昔。

诗经

玉版山深石路开,东轩真被笼盛来。饱谙南国烟霞味,不入长安酒肉堆。老觉禅心终苦淡,瘦看诗骨共崔嵬。丛林年少休相笑,脱却缁衣更懒裁。

诗经

虚舟惠我一墨竹,纸上森森一枝玉。展向庭前与鹤看,今宵不许枝头宿。

诗经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诗经

登高佳节喜重来,会客依随五马开。帽落秋风随意适,怀迎露菊趁时催。东篱幸有主人席,绛帐那逢上客陪。欲报君恩话归去,不妨尊酒论文才。

诗经

去年寒食醉西湖,山色空蒙暮有无。风急落花随步积,雨昏垂柳要人扶。偶携胜友寻泉石,俱有新诗入画图。越绝故人应念我,明年春好会皇都。

诗经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诗经

武帐推恩诏十行,雍容鸣玉觐清光。四年爱日民谣浃,五月炎风驿路长。剑阁烟云迷去斾,柳营笳鼓惨离觞。浣花纸贵傅新集,留待诗名继许昌。

诗经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诗经

海南觅得古藤枝,持与诗人杜牧之。紫贝斑文鞭更烂,赤龙苍骨蜕尤奇。路无夷险终全节,用有行藏一任时。非但与君扶脚力,鏦蛟剸虎要支持。

诗经

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卜筑闲多思,奔驰病不禁。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

诗经

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诗经

天地烟煴。百卉含蘤。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子怀春。精魂回移。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诗经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诗经

芙蓉凝露青霞护,朝日绮疏风细。正是中秋,时候喜逢,中宫葱葱佳气。云龙庆会。赞真主当阳,辅成天地。暇日琴书,暂闲蚕馆见贤志。嫔嫱衣罗乍试。尽趋椒殿,喜芳绣筵初启。酒面腾红,香烟罩碧,恩满六宫金翠。何妨绛烛。任花欹玉侧,劝教沈醉。凤阙龙楼,夜色凉如水。

诗经

日月临烛,乾坤覆持。明业二曜,德合两德。光娥宸极,共恢化基。膺受茂典,亿载永宜。

诗经

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诗经

遁肥久已远罝罗,独慨流年老易过。宦学向来千龃龉,功言竟复两蹉跎。是山可隐在人耳,今雨不来如彼何。群蛰闭关迫摇落,未须轻奋怒蝇戈。

诗经

柴门一月南京雨,斗帐半床西晋书。藜杖日晴初出户,园林落木已萧疏。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