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妓

银烛前头见楚莲,雪香轻袂掌中旋。
章华台上春风起,一片杨花拂玳筵。

作品评述

《歌妓》是明代诗人王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银烛前头见楚莲,
雪香轻袂掌中旋。
章华台上春风起,
一片杨花拂玳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歌妓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歌妓的娇美和艳丽。

首句"银烛前头见楚莲",意味着歌妓的容貌如同楚国的莲花一样美丽。楚莲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比喻,代表着高雅和纯洁。

接下来的一句"雪香轻袂掌中旋",突出了歌妓轻盈的舞姿和婉转的歌声。雪香指的是歌妓身上散发的清新香气,轻袂表示歌妓舞袖飘动的姿态。掌中旋意味着歌妓以灵巧的手指旋舞,给人以优雅的艺术享受。

第三句"章华台上春风起",描绘了歌妓所在的舞台上春风拂面的情景。章华台是指歌妓表演的舞台,春风则象征着喜庆和活泼。整句通过春风的形象使人感受到舞台上一派欢乐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一句"一片杨花拂玳筵",表达了歌妓在表演时犹如一片飘落的杨花,轻轻拂过玳瑁扇。杨花是春天的象征,表示歌妓以她的歌声和舞姿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春天般的感受。玳筵是贵族宴会上常用的华美饰品,说明歌妓的表演受到了社会上层人士的赞赏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歌妓的美丽容貌、优雅舞姿和动人歌声,以及她在舞台上所带来的欢乐和艺术享受。同时,诗中运用了楚莲、雪香、章华台和杨花等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唯美和艺术的氛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歌妓的赞美和追求。

诗词推荐

水绿山表,鹊噪鸦鸣。满耳满目,非色非声。既非声色,却作麽生安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黄泥岭,松森森,幽鸟穿枝时一吟。汝声一何悲,汝语恻我心。连村麦熟饼饵香,我母九泉那得尝!

玉磬金锺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照人好语妙阳台,佳节相随七日来。甚欲去陪桃竹杖,可怜消尽豆秸灰。喜君天上星辰次,赠我人间锦绣堆。小试平章和气动,他年台鼎要盐梅。

春风只解吹克花,灵根古木无生芽。玲珑拳石出万样,碧峰千仞藏烟霞。世间百事总如此,偶然感慨还兴嗟。上人本是龙门客,少小辞家来射策。可怜厅物未化神,却与风鳞同点额。当时三十未为老,急电抽身能觉早。一投空迹二十年,留得诗肠至今好。我始与君同业书,明琼偶纪张双鱼。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阑楯。压玉浮金,一醉留青鬓。风光胜。淡妆人靓。眉黛生秋晕。

天子不尝阳羡茶,二百年余吾侬咨嗟。可是吾侬咨嗟休,涛江春色远含羞。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故知不敢西争去贵嗜,最宜东来同羇愁。人生趣尚有穷达,草木还亦如人不。谁家弃妇泪未乾,忍对孤鸿暮影寒。赵卿虾菜且良食,莫教归梦到长安。

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吐甲龙应出,衔符鸟自归。国人思负局,天子惜被衣。花月留丹洞,琴笙阁翠微。嗟来子桑扈,尔独返于几。

嘉州过尽又涪州,到处须判十日留。汲媪畲翁遮道拜,东风未定莫行舟。

夕阳门巷静无尘,茶灶烟凝碧树阴。千尺游丝萦远思,一声幽鸟伴孤吟。落红庭院春多少,新绿池塘水浅深。每向静中观物态,荣枯过眼不关心。

过门车马谁曾入,塞路蓬蒿不复锄。雨漏日惟支败屋,鼠余时自缉残书。

今日有心还有累,当来无窗亦无宽。难将世事眉双皱,尽付尘缘指一弹。烦恼不从生处有,应酬都向梦中看。不知向去宽多少,万里秋空孤月寒。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暮帆何处落,潮水背人归。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经旬抱疾阻春霖,莎砌重重藓晕侵。曾约偕游未能得,暮山空锁碧云深。

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