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二首

除夕风霜节,家人锦绮筵。
舌头余凤髓,鼻观欠龙涎。
玉饼聊分饷,金炉试一燃。
更将国香匹,何似海南烟。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二首》

春节前夜风霜来,家人围坐锦绮台。
品尝凤髓舌头余,闻香欠缺龙涎开。
玉饼分食聊为赏,金炉点燃试香来。
然而国香与之比,何如海南烟味催。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除夕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家庭团聚的场景。诗人曾丰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了舌头余凤髓和鼻观欠龙涎,这是在形容家人们品尝美食时的愉悦和期待。凤髓和龙涎都是珍贵的香料,代表着诗人家庭中的富足和享受。这种描写展示了家庭团聚的喜悦,以及对传统风味的珍爱。

其次,诗人通过玉饼和金炉的形象,展示了对传统文化和仪式的重视。玉饼象征着家庭间的互相分享和团结,金炉则代表着点燃香烛的庄重仪式。这些细节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并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尊重。

最后,诗人以国香与海南烟的对比,抒发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思考。国香代表着传统的文化香气,而海南烟则象征着现代社会的繁华和变迁。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提醒人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珍惜,不忘记传统的味道和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团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诗人展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物质与精神的思索,给人们带来了对家庭、传统和文化的深思。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白日如飞去莫羁,於今旧发弗违疑。为人欲立持身本,入学先培进德基。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时时能举酒,弹镊送飞鸿。

白下长干何可见,风尘愁杀庾兰成。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天地同根归一指,先生三四已为多。等闲竖起拳头处,数量如何数得他。

长夏山村诗兴幽,趁淡多在碧泉头。松阴满地凝空翠,肯逐朱门褦襶流。

黄公丘壑人,阅遍山水奇。晚观淡岩作,独许天下稀。我初颇未信,及到乃愧之。伟兹过奇特,骤睹心惊疑。神灵蕴幽秘,无乃弗许窥。扪苔渐深入,叹愕不自持。穹窿但一石,轇轕周四维。广容千人驺,高建五丈旂。巨势裂地轴,虚窗豁天扉。森然万幕张,郁若曾云垂。危磴过别洞,绝壁

客子吟哦聊遣闷,敢将鱼目报珠玑。寒来休事水流急,愁里更堪人住稀。使我难忘麋鹿性,多君已弃芰荷衣。山齐永夜宜清话,莫只山公倒载归。

诚斋老子不柰静,偶拄乌藤出苔径。独游无伴却成愁,群从同行还起兴。每过一家添一人,须臾保社如烟云。褰裳涉溪溪水浅,著屦度桥桥柱新。蓬莱一点出尘外,南溪里在千花里。芙蓉照波上下红,琅玗绕屋东西翠。槿篱竹户重复重,鸡鸣犬吠青霞中。蓬莱老仙出迎客,朱颜绿发仍方瞳。

江南秋色满梧桐,回首青山万事空。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

一曲樽前浩浩歌,流年容易隙驹过。眼前白发故人少,郭外表枫古冢多。流水不弹嗟老矣,雍门欲听奈愁何。回头城阙应非昔,还记千年老鹤么。

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润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境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

小钟连罚十玻璃,醉倒南轩烂似泥。睡起不知人已散,斜阳犹在杏花西。

人定亥,六合茫茫谁不在。长空有月自寻常,雾起云腾也奇怪。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村烟和海雾,舟火乱江星。路转定山绕,塘连范浦横。鸱夷近何去,空山临沧溟。

藐予小子衰残迫,惜我先人老寿稀。厚币能牵四皓出,画图幸送二疏归。子玄亘古芬芳史,伯始终身粪上讥。頴叔资深俱已矣,岂无来者判聃非。

西江郡以梅花重,无愧梅花有此翁。学到静边皆实地,仁常熟处更春风。吏看判笔如神异,民拟生祠与佛同。愿为八荒开寿域,欢声何但鲤城中。

个人风韵天然俏。入鬓秋波常似笑。一弯月样黛眉低,四寸鞋儿莲步小。绝缨尝宴琼楼杪。软语清歌无限妙。归时桂影射帘旌,沈水烟消深院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