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曲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作品评述

春江曲

江水春沉沉,
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
郎亦坏人心。

中文译文:

春天的江水沉沉流淌,
江岸上有一片双重竹林。
竹叶沾染了水的颜色,
郎君的心也被堕落。

诗意:

这首诗以春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水流淌的画面。诗人用“春沉沉”来形容江水的流动,春天的气息也从中透露出来。然后,诗人提到了江岸边上的双重竹林,给了诗歌以生气和活力。

作者运用了竹叶坏水色的意象,表示竹叶失去了原有的翠绿色,融入了江水的颜色之中。这一景象与“郎亦坏人心”的表达相关联,意味着郎君的心境沉沦,也丧失了原有的纯真和善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水和竹林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对人性的思考。江水春沉沉的描述增添了诗歌的情趣和画面感,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变化。而竹叶和郎君的坏色,象征着一种堕落和颓废的心态,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关注与拷问。

整首诗情感并不明朗,留下了一种深沉忧伤的氛围。它传递出一种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反思,使人对于人心的黑暗和道德的沦丧产生思考。通过对春江的描绘,郭震不仅揭示了人的心理变化与社会风气的关联,也抒发了对于美好事物破碎与心灵沉沦的悲痛。

作者介绍

郭震,字希声,号渔舟先生(《全蜀艺文志》卷五三《郭氏族谱》),又号汾阳山人(《直斋书绿解题》卷二○),成都(今属四川)人。太宗淳化四年(九九三)诣阙上书,言蜀将乱,后隠居。事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八《隠逸传》。有《渔舟集》,李畋尝爲之作序,已佚。今录诗十六首。

诗词推荐

池馆媚春华,凭栏午更嘉。日光凝水面,波影炫檐牙。鱼出冲浮梗,萍交载落花。半酣拿小艇,落调唱渔家。

恩纶蜚下汉江滨,特许襄民借寇恂。千里江山皆动色,列城条教再生春。灌瓜夙稔安边策,茹草宁无待哺民。方倚金城亲邵父,近君宁惜小逡巡。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朅栈自放就穷巷,幸得之喜何敢吁。颓檐断柱不相缔,瓦堕散地梁架虚。门无藩闑户不闭,时时犬彘入自居。主人怜我莫自致,为我补葺加垍涂。翻翻匠氏乃谁子,颉颃作气厉叫呼。群庸汹汹助声势,睥睨凌我要我酤。归来叹息无自得,两日财致酒一壼。

中夜念凉天,搔首坐待旦。北风鸣屋角,此怀忽凄断。儿曹计伏腊,极力供井爨。忆昔冬来南,骨肉遣星散。念兹岂人为,稍定理丝乱。呻吟裘氏地,皆是儒与缓。往语执金刚,勉力守门闬。倒囊留一钱,且免用鞭算。

蔡伦助造阮郎归。於身显纸衣。新鲜洁净世间稀。隔尘劳是非。琼表莹,玉光辉。霜风力转微。寒威战退达天机。白云自在飞。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其墀。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谋身非不切,言命欲如何。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大将上兵符,军容备扫除。恭惟陛下圣,方采直臣书。忽报分司去,还寻入幕初。宗藩虽旧识,莫遣得亲疏。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多病年来叹早衰,试凭草木为扶微。关心药裹知多少,系肘方书识是非。曾子定应怜益母,曹公端解寄当归。从今洗面饶光泽,血气仍充旧带围。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数日以来应烂漫,一风之后想离披。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

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君看碣石岩中草,宁似昭王拥篲时。黄金散尽余基没,易水萧条烽火飞。

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

平堤修柏转林塘,飞盖同升吐凤堂。后世有传由准易,斯文无复数他扬。草玄大启天人奥,池色犹关翰墨场。吊古怀贤尚遗恨,不然晁董可相颃。

溪涨清风拂面,月圆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声声笛起山前。

历历金吾树影繁,瑶坛铎鼓动黄昏。迎和门外灯如昼,内直诸臣夜拜恩。

火云烁尽天幕腥,水光弄碧凉无声。荷华千柄拂烟际,杰然秀干骈双英。天敕少昊偏滋荣,宵零仙露饶金茎。袅袅飘风起天末,绿华珰来琤琤。觥觞式宴资击赏,何人掞藻飞笔精。越国亭亭八百里,木兰泛咏称明媚。争如锦水派繁江,孤根擢翠葩分腻。紫清合曜流霞晖,楚台无梦朝云飞。韩

繁霜当永夜,寒草正惊风。飘素衰蘋末,流光晚蕙丛。悠扬方泛影,皎洁却飞空。不定离披际,难凝蘙荟中。低昂闲散质,肃杀想成功。独感玄晖咏,依依此夕同。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